|
|
|
安徽庐江:林改成为农民致富“新引擎”
来源:农民日报 日期:2009-2-13
中国园林网2月13日消息:安徽省庐江县现有林地面积56.7万亩,其中林改涉及44.3万亩的集体林确权发证。集体林权改革犹如春风吹绿了沉睡的大地,带来了林业发展的勃勃生机。目前,全县已投入林改经费165万元,发证面积33万多亩,占林改面积的74.5%。
2007年5月,庐江县林改工作正式启动。6月中旬,该县即组织4个调研组,深入村、组,就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专题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林改实施方案”、“村组林改方案及方法步骤”、“确权发证操作细则”等一揽子方案,有序推进和规范了林改工作。 庐江县在林改过程中,尊重群众的“话语权”,不搞“一刀切”。对集体经营的山林和有偿转让经营的山林,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表决选择,以均山、均股或均利的形式,将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成员。群定村制定林改方案时,坚持“两个2/3”不动摇,即村民会议全体村民2/3以上人数通过,或村民代表大会2/3以上代表通过,最终通过村民票决决定林改方案的正式实施。 与此同时,每个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选择10名左右底数清、情况明、威望高、人缘好的老队长、老党员、老代表和现任组长组成勘界小组,配合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对当地山场进行勘界,将四至界限和确权结果张榜公示,真正做到还山、还权、还利于民。 林改符合民心民意,让群众吃下了“定心丸”,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该县矾山镇拥有9万多亩山场面积,毛竹是这里的主产品,自打确权发证以来,林农舍得花钱投入了。“去年毛竹施肥季节,很少给毛竹施肥的林农,给新承包的毛竹林施肥就达100多吨,光肥料投入这一项就达200多万元。”矾山林业站站长张少明掰起手指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新出的竹笋有茶杯那么粗,比往年不施肥时几乎多出一半,加上两年砍伐一次毛竹的收入,一亩地能挣2000元。” 搭建林权流转平台,使分散林权向能人大户、龙头企业集中,“股份合作”、“联户经营”、“林业招商”成为该县林改工作的一大亮点。安徽白云春毫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将汤池镇百花寨、老和尚包、二姑尖的1700亩山场通过土地流转形式作为公司原料基地,投资1200万元建起了茶叶标准化生产线。公司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来改造和开发优质生态茶园,与茶农签订了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回收的“三统一”合同,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带领林农走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的“致富通道”。初步统计,今年可为茶农增加收入1000余万元。 活了林地,热了林业,乐了林农。据庐江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林地确权发证后,山场被有效利用了起来,提高了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促进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林区发展。冶父山镇冶父山林区张传能从林农那里流转承包了200亩山地,种上了桂花、香樟、广玉兰等苗木花卉。由于资金、技术和管理到位,现在年收入近50万元。如今,在冶父山林区像张传能这样的大户有11户,林业真正成为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编辑:栀子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