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按栏目搜索 商人动态 经营之道 经典案例 前车之鉴
C 建议 能否仿效京沪,认养家门口的树? 面对这些难题和困境,市民们有没有好的建议?对此,华西都市报记者对市民进行了随机调查。除了广泛种树、增加绿化面积等建议外,还有一些新点子也被提出来。 “可不可以认养家门口的树呢?说不定可以增强市民的责任感。”市民陈先生说,认养树在全国其他城市已有先例,北京、上海等运作得还比较成功,“植树节马上要到了,我们除了植树,也可以认养一棵树 嘛。” 和陈先生有类似想法的还有其他人。家住慈惠堂街的市民韩先生就是其中一个。作为退休人员,没事时,他喜欢在街边小公园遛弯。 “要是街边有一棵树被我认养了,我会天天去看它长得如何,春夏秋冬的变化怎样,我会很关注!”韩先生说,认养几年后,感情肯定比现在要深得多,“就像我家的宠物一样,早已成为家里的一员了。” 认养树木可提高公民绿化意识 对于市民“认养家门口树木”的建议,省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南山说:“这是一种提高公民绿化意识的好办法,个人公德、绿化、环保意识,都会在认领树身上可持续性地体现出来。” 在南山看来,城市绿化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就像经济学中所说的“公地的悲剧”。南山解释说,就像是大锅饭,反正不关乎到自家的利益,植物受损害的可能性无形中就增大了。 如何避免这样的“公地悲剧”?南山认为,提高宣传力度,培养市民绿化意识是一个方面,而把公共空间的绿地和每个人的利益挂钩,效果可能会更好,认养树木正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我原来认养过一棵树,但几年以后不知道树去哪了。所以我在支持认养树的同时,更希望有制度的保障,至少要让我看到认养树木每一年的成长情况。”南山说。 D 费用 市民愿出多少钱认养?每年100元以内者占多数 认养树木来保护绿化环境的建议,其他市民怎么看?如果可以认养,一年多少钱的认养费用可以接受? 对此,记者在街边和QQ上进行了随机调查。被访的50位市民中,80%的人都愿意认养树木。 一位杨先生说:“我希望能认养小树,这样可以看着它成长,心里也会有成就感。”还有一位孙小姐表示以前就有这样的想法,“最好还是认养家门口的树,这样管理起来比较方便。” 其余20%的人不愿意认养,主要是因为“没有时间打理”、“不该由我来认养,如果免费则可以考虑”…… 至于认养树木的价格,同意认养树木的市民回答各有不 同。出价最高的一位市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