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前车之鉴 >> 正文

白洋淀红莲红火生意背后藏隐忧

来源:中国花卉报  作者:骆会欣  2013/5/23 11:30:17

在“水与生态”QQ群里,来自东北的群友杨光谈及“白洋淀红莲可能面临的生态威胁”话题,一时间引起众群友关注,上海辰山植物园田代科、西安植物园李淑娟、廊坊市莲韵苑水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崔建平以及台湾大来种苗场吴兴尧等积极参与了讨论。  

红火生意背后藏忧

综观群友的意见,大家对白洋淀红莲的担忧主要有两点,一是白洋淀地区在百度上做种藕推广的企业有几十家,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但网上销售的大部分白洋淀红莲种藕是采挖的野生资源,真正由水生苗圃进行正规生产的极少,如此滥挖是否会影响到白洋淀湿地整体群落的稳定性,进而使白洋淀红莲遭到毁灭性破坏;二是当地一些企业在采挖白洋淀红莲这一野生荷花资源的同时,亦将外面一些荷花新品种不断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引进的新品种荷花难免逸生并与当地野生荷花自然杂交后形成杂种优势,这极可能会严重破坏当地野生红莲的原有生态环境,对这一物种的基因纯度直接构成威胁。除白洋淀红莲外,群友们还提到东北红莲、微山湖红莲等其他野生莲同样面临着类似的潜在威胁。大家建议,以对白洋淀红莲可能面临的生态威胁调查为契机,在全行业掀起对野生荷花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深入思考与讨论。  

白洋淀实地探红莲

带着群友的嘱托和对白洋淀红莲前景的关切,记者到保定市安新县对白洋淀湿地进行了实地探访。白洋淀湿地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东部,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淀区由143个淀泊、3700多条沟壕、12万亩芦苇组成,地貌景观以水、芦苇、蒲草、荷花为主,水体约占80%左右。2002年11月,河北省政府批准建立白洋淀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按功能分为四个核心区:烧车淀核心区、大麦淀核心区、藻乍淀核心区、小白洋淀核心区,核心区总面积97.4平方公里,核心区外围依次为缓冲区和实验区。  

群友关注的网上做种藕推广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圈头乡的圈头村、光淀村以及寨南村等,这几个村位于保护区外围的实验区,村里几乎家家户户做种藕,活动能力强的不仅大量承包水田,还承担起经纪人的角色,通过网络推广销售种藕,寨南村红荷水生种植公司的张雷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据张雷介绍,春挖藕、夏采莲是那里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前的藕挖来主要是食用,现在更多是转向城市绿化应用,一株种藕能卖到3元左右,水区的农民从中获得了收益,采挖野生莲藕之风日盛。  

在白洋淀实验区,的确有荷花新品种引入,主要涉及两块,一是旅游景区建设时为丰富景观引入一些荷花新品种,另外就是水生植物经营户引入的荷花新品种。这些新品种被引进保护区是否会对白洋淀红莲野生种造成潜在威胁,目前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重视。他们普遍认为,这些都是在实验区开展的活动,与白洋淀野生红莲有着足够安全的距离。至于这些外来品种是否因水流、风力、水鸟等传播而逸生或与当地种发生杂交,目前还没有引起相关部门和机构的重视,也没有科研人员对此展开调查。

安新县较早介入水景工程的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陈某认为,尽管当前采挖风盛行,但并不会对白洋淀红莲的生长构成威胁。他和记者认认真真算了一笔账,白洋淀红莲的生长量很大,一株种藕当年生长量能达20平方米,一亩地留40株种藕就能长满水面,收获2000至3000株种藕。正常年份白洋淀红莲的面积保持在3.5万至4万亩,当地农民采藕都是潜水作业,深层的藕很难挖出来,农民现在的这种采藕方式最多能挖出60%-70%的藕,对当地野生莲的种群生长不会造成影响。在他看来,真正威胁白洋淀红莲生长的其实是水位。白洋淀水位不稳定,已经连续12年处于缺水状态,1984年至1988年干淀时白洋淀红莲几乎没了踪影,后来淀区补水后莲子萌发才慢慢恢复。现在白洋淀实验区搞旅游,深水位利于行船,但不利于白洋淀红莲的生长。白洋淀红莲对水位很敏感,水太深了造成光照、温度不达标,红莲长不好。去年“7·21”特大暴雨和洪水入淀后,水位上升至8.3米,今春的种藕长得就特别小。据当地人士多年观测,淀区水位在6.3米至7.0米时,白洋淀红莲长得最好。  

“白洋淀野生莲藕又细又长,吃起来有一丝丝甜,脆生生的特好,现在很少吃到了。”回忆起小时候吃过的野生莲藕,在安新县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的杨女士意犹未尽。她认为,当地对白洋淀红莲的保护和利用还应该加大力度,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不止满足城市绿化需求,传统的食用开发也要跟上。应该加大人工繁殖力度,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白洋淀红莲靠天吃饭的窘境,变被动为主动。至于野生红莲不是不能挖,而是要做到科学合理有序采挖,既要避免一些地段因容易采挖开发过度,又要防止那些不易采挖区域多年未动致使白洋淀红莲生长受到抑制。  

崔建平虽然是廊坊人,但也可以算是淀里人,他小时候的家地处东淀,那时还有水有鱼有荷花。他如今从事水生花卉工作,常年与白洋淀人打交道,对于白洋淀红莲有着很深的情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白洋淀人利用红莲搞经济开发本无可厚非。”崔建平说得实在。但有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那就是2010年前他从白洋淀进的种藕质量还不错,但现在质量越来越差了。他认为这与白洋淀对野生红莲的过度开发不无关系,白洋淀地区原有的一些水生植物如鸡头米已难觅踪迹,说明生态环境恶化了,这不光有环境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影响。他认为当务之急是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不能任挖野生资源,可以利用水乡天然优势规划种植区搞水生植物产业基地,用科学的方法管理起来。  

建议防患于未然

杨光:白洋淀红莲可谓“物产丰厚、取之不尽”,面对新的荷花品种构成强大的生长态势。新品种荷花与当地野生荷花自然杂交后的产物,正是具有杂交优势的“杂交一代”种子,这意味着新的子代在其生长环境中具有双方亲本的生长优势,其适应性更是明显优于外来种。长此以往,白洋淀红莲的生态环境将受到严重威胁和破坏。  

这种状况在东北地区亦有发生,越是受到人为干扰,其受到的破坏力越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人类的科学活动不是一种单纯、偏执的试验场,更不是一场单纯的谋利游戏。所谓的“人定胜天”不是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它应遵循“师法自然、无为而治”,才能实现真正的天人合一、长治久安。  

田代科:商业化荷花品种的利用必须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应该以不干扰原生态荷花资源及其生境为原则。即使是异地的原生品种(野生居群)也不应该种植在另外一个野生资源栖息地附近,以避免自然杂交和发生基因交流,否则,以后再也找不到纯的野生资源了。尽管保护区内的试验区可以开展实验,但如果划分不合理,如缓冲区太小,实验区同核心区距离太近,传粉昆虫就可能打破缓冲区障碍实现种群间杂交;另外一方面,外来品种的种子可能因为水流、动物和人为因素的传播混入野生莲居群中,生长开花,也会导致原生种同外来品种之间发生基因交流,在此情况下就得采取相应措施。当然,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科研问题,如不同荷花居群相距最小距离是多少才能有效阻碍昆虫传粉,避免不同居群间发生杂交。  

我对此研究很有兴趣,希望以后可以同白洋淀的同仁合作做点事情。只有开展系统的科学研究,才能制定合理的保护策略。  

李淑娟:自然湿地保护区建设问题的确实值得人们深思,西安的一个河流湿地,在建设初期,将原有的自然群落全部铲除,后期再由外地引种。翻看我早期做植被调查的图片,心情十分沉重,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吴兴尧:湿地保护是最困难的,如台湾四面环海,不论是海滩还是淡水湖泊,其生态之脆弱超乎想像,一旦被破坏恢复无期。将外来物种引种到湿地保护区是无法想像的浩劫,希望能尽快以最大的力量进行详细的田间调查,确定当地生物种源,施行诺亚方舟计划,务必将现有资源由专门机构保存足够的繁殖数量。  

对于白洋淀红莲面临的潜在威胁,白洋淀湿地保护处将采取怎样的管理措施以及如何开展科研工作,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并展开讨论,以期为国内湿地及栖息其间的动植物科学保护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推荐阅读:

山西:忻州5千亩国家公益林被毁 市里叫停乡里不买账

陕西留坝:七旬老太倒炉灰引发森林大火 惹上牢狱之灾

吉林:白河森林公安局破获一起重大盗伐林木案

山东:威海截获大量禁止邮寄多肉植物

编辑: 三叶草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