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前车之鉴 >> 正文

深圳:7000年文化遗址变身垃圾场 遗址保护迫在眉睫

来源:CCTV《经济半小时》   2013/6/5 11:18:51

三、两处遗址两重天

早在2007年,“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结果出炉,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与佛山古椰贝丘遗址一同入选。这也是广东省首次有两项入选全国十大。之所以入选“全国十大”,咸头岭遗址是因为它“在新石器编年体系上确立了一把标尺”;古椰贝丘遗址则是因为首次揭示了岭南远古时期采集经济到底是怎样的状态,以及人们当时的采集、渔猎生活的细貌。咸头岭遗址惨遭破坏,古椰贝丘遗址又如何呢?记者赶到佛山,发现古椰村遗址一派田园景象。

记者看到,沿广明高速荷城出口而下,古椰贝丘遗址就在匝道的右手边,250亩的保护范围,已经被防护栏紧紧围住。此外,遗址核心保护区外缘起向外50米范围,设为建设控制地带。严格控制建筑规模和建筑高度。

佛山市高明区文体旅游局 副局长李梅玲告诉记者,古椰贝丘遗址的保护也可谓一波三折。现在遗址已经在监控地带范围,不能够在里面随意动土。但是在最初发现遗址的2006年,正值广明高速建设要从遗址横穿而过,保护遗址的情形也十万火急。他们请来了考古学者和施工双方进行了科学的推测,建议高速公路的建设方,往北挪了一点。

广明高速为保护遗址而改道,接下的工作也并不轻松。经国内外的专家考证,要想完善保护古椰贝丘遗址,需要250亩的地域面积。遗址位于西江新区,周边的楼盘已卖到六七千一平米,而面对世代生活在此的村民,动迁250亩,工程十分艰巨。

李梅玲当时做了大量的工作,说服农民要是生活在湿地公园里面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最终,在农民的支持下,一到两年就完成了动迁工程。

古椰贝丘遗址的妥善保护给之后的考古工作带来极大便利。十几位国内外专家在这里的发掘勘探,首次揭示了岭南远古时期采集经济的状态,一直从事古椰贝丘研究的广东省考古研究所的李岩教授在这里正试图复原6000年前人们当时的采集、渔猎生活的详细风貌。他们发现这里的大型动物除了象以外,还有水龙、猪和狗;水产品里面除了有贝类以外还有鱼。

就在今年五月,古椰贝丘遗址刚刚申请成功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李梅玲告诉记者,在后续的五年中,她们会陆续投入3000多万,逐渐完成遗址湿地公园的整体规划。

同样作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如今一边变成了“国宝”,另一边却惨遭垃圾填埋,两地的境遇为何有着天壤之别呢?

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 杨莹告诉记者,土地权属的问题是最大的障碍。在还不知道咸头岭有遗址的时候,当地就把地租给了当地的企业,一直租到2040年。所有的保护要到2040年以后才有可能实现

相比起咸头岭遗址的无奈,佛山古椰贝丘遗址早在2006年开掘发现后,那250亩土地就顺利被高明区政府征收,并明确规定为文物遗址用地。现在,深圳也对咸头岭遗址上的土地进行了征收,原计划2005年至2006年间完成转地工作,征收为国有。但大鹏新区社会建设局的程得红告诉记者,时至今日土地依然能还没实现移交,周边一些企业仍在遗址保护区附近,管理权十分不清晰,阻碍了遗址的保护工作。

记者了解到,大鹏新区成立于2011年,在此以前,咸头岭遗址一直由龙岗区相关部门托管,2006年被当时的龙岗区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多年时间过去,遗址仍然属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所有进入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遗址,基本上都是省一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咸头岭遗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身份,也是造成其未能得到应有保护的原因之一。

其实关于咸头岭的保护,早在2009年,深圳市文物管理部门就编制了《咸头岭保护规划》规划详细制定遗址保护区划、并在遗址及周边建立咸头岭博物馆、遗址湿地公园、遗址文化形象展示区、等占地37万平方米。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咸头岭的旅游经济价值不容置疑。博物馆、遗址湿地公园等,也可以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那么为什么这样的建议没被采纳?为什么时至今日,这一个规划都尚未实施呢?

程得红副局长说,这里面一个是所属权的问题,第二个就是当时报的规划,面积比较大。有37万多平方米,超的非常多,所以市里相关部门审批就没有通过。

而让文管部门感到无奈的是,深圳市文官办只有8个工作人员,大鹏新区也只有2个工作人员。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不足,也让这一系列文物保护工作推进得十分缓慢。

四、

早在2009年,龙岗区文体局就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制定《深圳市咸头岭遗址保护规划》,但是因其所涉保护范围太大,达到30多万平方米,因此未获规划部门通过。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利益协调、特别是设计到遗址周边企业的搬迁问题,规划被搁浅了。

面对承载着人类历史文明的文化遗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灿认为,承载着深圳数千年历史文明的古人类遗址是其物质文化中最珍贵的一部分。虽然目前只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文物保护法不分级别,不容许任何人野蛮破坏。他认为这件事情和土地所有权没太大的关系,即便是私人拥有了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下面文化遗迹也是国家的,也是不能随便动的。这其中政府应该负起责任来,去保护好这块地方。咸头岭遗址2006年就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并已明确4万平方米的核心保护区,当地更应该有责任妥善保护,发生这样毁坏古文化遗址的事情,实属监管不力。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地政府追求的是短期的利益,是眼前的GDP。

半小时观察:

深圳特区的历史只有短短三十几年,但实际上,这片土地已有着70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而咸头岭遗址正是深圳历史上的关键节点的有力证明。如今堆积如山的垃圾,面目全非的遗址,让人心痛不已。深圳市政府部门一直在努力把深圳打造成的具有全球影响的文化创意城市,刚刚闭幕的深圳文博会也了吸引了各国文化界商界人士,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我们还是想提醒,保护好7000年前自己祖先的文化遗址,可能更是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涵。据了解,目前深圳相关部门正在清理垃圾,力图恢复遗址原貌,将会对遗址进行封闭式管理。我们希望类似的事件不再重演。

推荐阅读:

天津:周围遍布化工厂 万亩湿地一月变旱地

昆明:13岁少年3000元奇石10元钱卖掉 仅为吃雪糕

河南罗山县:砍伐林木未许可 被判徒刑兼罚金

植物园何以成私家园林续 两“别墅”也被私用

编辑: 三叶草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