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情人节花卉市场呼唤“文化经营”
来源:闽东日报 作者:林玲 2006/2/16 11:24:10
情人节到来,宁德市的花市一片绚丽繁华,但在花市涌动的热潮下却潜伏着一些不和谐之音。
不和谐之一:对插花艺术美的追求较低。
绕蕉城区一圈,发现大部分的花店从布置到插花都没什么特别之处。花架上虽是满眼花开绚烂,但多是十几或二十来枝玫瑰、百合齐刷刷地扎成一捆,再点缀些满天星而已,用白色或粉红色的纸衬着,下面再扎根彩带,一捆挨着一捆排队似地摆成一大片,每束都差不多。给人的感觉就是单调、乏味、雷同,缺乏个性化服务,找不到每束花独特的美感,更谈不上艺术和优雅。至于花意,店员大多也只能简单地说些“红玫瑰代表爱情,白玫瑰代表纯洁,黄玫瑰代表歉意”之类,或者“1朵玫瑰代表我的心中只有你,11朵玫瑰代表一生一世”。问及花文化和插花艺术,店员大都一脸懵懂。
不和谐之二:很多花店竟然如防“贼”般提防着同行。
“请不要拍照。”在记者走访蕉城区一些花店看到绚丽鲜花,拿出相机时,有些店员就满脸戒备地过来阻拦。“鲜花就是给人观赏的,怎么不许拍照呢?”一位花店负责人闻声过来,在查看了记者的证件后,她说:“我们是怕同行模仿。如果我们扎花的样式被同行偷学去了,那可糟了。”笔者以为花文化本身有着丰富博大的内涵,而插花作为一门艺术讲求的是美感,它所体现的应该是插花者对美的认识与感受,它应该是一种创作,这又怎么可能被同行“偷”去呢?
不和谐之三:部分花价疯狂爬升。
情人节当天玫瑰、百合的价位上涨现在已是众所周知的,但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不能以一种习以为常的心态来看待。春节期间出租车、黄包车涨价,人们是怨声载道,但相同的面对情人节当天的玫瑰高于平常两三倍的价位,消费者只是唯恐买不到花。这样的心态只是大大肥了商家的腰包,消费者自身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近年来,我市花卉市场的发展迅速,但面对这样一些潜伏的不和谐之音,笔者认为有必要呼唤“文化经营”,从而推动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
编辑: 木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