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人
劳作一整夜挣钱仅百元上下
那么,市场售价一元钱一串的白玉兰,种植花农和售花花贩究竟能挣多少钱?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白兰花种植源头—距离武汉60公里的汉川市马口镇鲁桥村。目前武汉市场的白兰花,全部来自这里。
记者下午5点赶到鲁桥村时,57岁的花农鲁少和与妻子正在劳作,忙着为140棵白兰树上水、施肥。晚上9时,鲁少和与妻子又戴着头灯,腰间系着竹篓,来到田间摘花。他介绍,白兰花只有夜晚才会吐蕊开花,因此每晚9点左右是最好的摘花时间。过了2个小时后,夫妻俩带着两篓白兰花回家,并以100对一包用布袋装好。
7日凌晨2点,鲁少和带着6包白兰花,和10余位花农一道,从临近的蔡甸区官桥村乘坐班车前往汉阳火车站,这里是武汉最大的白兰花交易市场。鲁少和说,每位花农都有固定的熟客,一般都会提前满足他们的需要,剩下的才会卖给其他花贩或自己零售。由于当天采摘量较少,来汉路上6包花都已有了买主。
他介绍,每天摘回的白兰花量,直接决定当天的批发价格,因此批发价格日日浮动。但是,浮动区间10年来未曾更改,每包在10元到30元之间。“刚上市和快下市时最贵,一般每包可以卖到二三十元,花多的时候只能卖到10-15元。”他介绍,5月至7月为白兰花早花花期,每天产量最高20多包,最少五六包。也就是说,这两个月他一天所得最多两三百元,最少不足百元。
7日当天每包白兰花的批发价为15元,和前一天一样,折算下来每朵花批发价仅0.075元。而当天一串白兰花的市场售价为1元,每串有花三朵,平均下来0.33元/朵。这就意味着,从田间到街头,一朵白兰花的“身价”涨了3倍多。
鲁少和说,由于7月初白兰花早花将谢,而下一轮花期还要等半个月。随着采摘量的减少,批发价也会随之上浮。记者算了一笔账,由于没有中间商,白兰花的产业链中只有花农和花贩两道环节。按照一串三朵白兰花计算,一元钱的价格中,处在底端的花农收入不到0.25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白兰花只有刚上市时批发价才能卖到30元/包,那时花贩售卖一般一串一对,每串可赚0.7元。整个花季平均下来计算,花农与花贩所得约为三七开。
花经济
提价没人买花农卖树改品种
7日清晨7时20分,鲁少和回村后来不及睡觉,就直奔花田忙着给600棵栀子花树除草。这几年,鲁少和将自家的白兰花树卖了不少到武汉,从最多时的240棵到现在只剩下140棵。一人多高的白兰树被栽种在水泥砌好的盆中,每到冬天都要将白兰树一棵棵拖到温室里“冬眠”,等到清明节前后才会放回田里。
30年前,鲁少和投资3000多元,从广州买来白兰树苗,并盖起温室。“当时工人一个月30块钱,3000多元相当于一个人三年工资。”除了3000多元的一次性投入,白兰树每年还需投入养护。“现在不算人力成本,每年光化肥、薄膜等养护就在千元左右,而10年前这部分成本只有500元,翻了一番。”
由于前往武汉的车费和生活费开销上涨,多年未曾提价的白兰花,留给花农的利润被不断摊薄,只能种栀子花来填补。从7月到11月,尽管白兰花还有两季花期,但由于栀子花下市,前往武汉单卖白兰花不划算,鲁少和一般都会将花低价卖给同村花农代售。
鲁少和盘算后告诉记者,5月至7月他售卖白兰花的收入只有9000元左右,除去千元养护成本和每天30多元的交通生活成本,其中纯利润仅有5000多元,这其中还未考虑人力成本。由于利润不高,未来几年鲁少和计划将白兰树全部售卖,改种更好养护、利润更大的栀子花。
为何宁愿改种都不提价?对此疑问,鲁少和的答案和陈婆婆一样:提价后就没人买!他透露,花农们也曾有过提价,但是超过30元/包,花贩们就不拿货,断了销路。“一串花高于1元钱就不好卖,我们提价他们利润就少了,宁愿去卖栀子花。”而在花期之外,他还和妻子四处打零工,保证白兰花下市之后有收入来源。
一路寻访,记者发现从花农到花贩,都想通过提价获得更高的利润,但是市民对于一元花价多年来的习惯和接受,成为他们担心失去市场、不敢擅自涨价的主要原因。不过,日益减少的种花利润,也让种植白兰花的花农打起退堂鼓,计划卖树改种栀子花。
或许有一天,浓郁的白兰花香将随着花农的弃种,成为只能追忆的味道。
记者手记
花的馨香中浸满了汗水
对花农鲁少和来说,种花30年最难受的是“欠瞌睡”。每天晚上摘花,凌晨卖花,白天种花,让他一天只有4个小时睡觉。而在漆黑的花田中摘花,不仅要忍受蚊虫叮咬,还要不时看脚下是否有毒蛇穿过。这样的辛苦,鲁少和的儿子坦陈“扛不住”,31岁的他宁愿选择在外务工,也不愿种花、卖花。
10年来,在鲁桥村这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庄,白兰花种植户从60多户减少到20多户,白兰树也从数万棵锐减到五六千棵。不少人要么将树售卖,要么任其自生自灭。“孩子们不愿接手,自己年纪大了扛不住,加上赚得少了,只能卖树。”鲁少和不甘心地说。
和花农一样,花贩们的队伍也在萎缩。70岁的陈婆婆说,在通宵公交开通前,她每天凌晨1点起床,步行2小时从汉口赶到汉阳花市,然后带个小板凳在路边打个盹,等天亮后走街串巷卖花,即使到深夜也要卖完,因为花不能过夜。如今,遍布三镇的花贩中,也以中老年人居多,年纪最大的已有86岁高龄。正是他们走街串巷的吆喝,将浓郁花香带到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
每朵白兰花背后,都浸透花农和花贩的汗水。
推荐阅读:
吉林:一林地山场265棵绿化树遭承包者盗挖
河南确山:生态林惨遭“剥皮抽脂”
广东:林地莫名被毁 村民誓要讨公道
江苏扬州:一商铺累计被偷走50多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