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吴伦忠:吉林农业大学高材生30年中华金桔梦

来源:东北新闻网  2017-11-29 14:50:52

清晨六点,当大部分的人们还在清梦中流连时,他已经从半山腰的金桔果园下来,准时来到临街的面馆吃早餐。店员端上来一碗香气四溢的广西融安特有的滤粉,和他打着招呼:“吴老师,今天要看几个果园?”

吴老师在沙坪村巡园

“大将才庙村老何的果园,还有大坡乡岗伟村梁书记和他弟弟的果园,果快熟了,多转转。”

“每天这么看果,看来今年咱们融安金桔又要丰收了。”

小城里绝大多数的人都认识他,他叫吴伦忠,研究融安金桔二十多年,由于他种植技术好,爱做研究,大家都叫他吴老师。25年前,吴老师从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在当时可以说是响当当的高材生。这些年吴老师申请发明专利12项,发表论文数十篇,他本可以做个文质彬彬的学者,却面朝黄土背朝天做个了一个农民。他说,“金桔是融安的根,养育了融安人民数百年,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它继续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吃到融安金桔。”

中国是“桔”的发源地,原产地为江西。世界上第一部柑橘学著作《橘錄》记录,柑橘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桔。其中金桔是中华桔中非常珍贵的一种,也是目前唯一可以连皮食用,并具有保健与药用功效的柑橘类果品。

清朝乾隆十四年(1749年),也就是268年前,金桔随当时江西吉安府一位官员黄德坚从江西迁居广西融安,而被引种至融安。268年来融安金桔代代传递种植,不断优选培育,形成了全国独有的融安脆蜜金桔品种。融安金桔曾作为中南海特供果品,金正日品尝后第二次到访中国指定再次品尝;司徒雷登,燕京大学首任校长,一个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以中国为家的外交官、教育家,盛赞金桔是“上帝的水果”。

正是这样一颗小小的金桔,吴伦忠老师便研究了二十多年,他踏过融安金桔发展的每个脚印,深知其中不易。

脆蜜金桔对种植的环境、气候要求十分苛刻,加上当年农业技术落后,曾经养育了融安人民的珍稀的脆蜜金桔种植几乎到了濒危灭绝的地步。虽然在1984年,脆蜜金桔重新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但融安山多地少,人们仅仅依靠土地微薄的产出很难维持生计,而当时又是改革开放轰轰烈烈的时刻,这个南方小城里年轻一点的人都按耐不住,纷纷离开大山投身广东打工——留下来而且愿意种金桔的人少之又少。

因此,作为改革开放后融安金桔第一批种植技术人员,吴伦忠除了选种培育做研究,还要跋山涉水,挨家挨户劝说农户们加入融安金桔的种植队伍中。放在今天,不用多说,大多人都愿意撸起袖子跟着吴老师种金桔。但20多年前,刚刚从吉林农业大学毕业的吴伦忠,还远未被当地人们尊称为老师,在大部分人眼里,他只不过是个读书读傻了的小伙子,所以,他苦口婆心的劝说效果并不大,愿意种金桔的人屈指可数。

不过这并没有阻挡吴伦忠种金桔的信念,他依然坚持向目不识丁的农民反复强调着融安种植金桔的天然地理优势——原生态山林特殊气候,森林覆盖率高达90%,土壤清洁肥沃。早晚温差大,极利于金桔糖分积累。浪溪河流绕城而过,水汽充足,生产出来的金桔口感脆甜,皮薄肉嫩,尤其是天地自然孕育的滑皮金桔,更是融安独有。

除了让农民认识融安种植金桔的环境优势,吴伦忠还要把先进的种植技术一点一点带给农户,让他们能够真正科学种植,而不是靠天吃饭。“八山一水一分田”,这是融安的真实写照,在交通、通讯都不发达的上世纪89十年代,吴伦忠只能踩着28寸自行车奔波在散落于大山之间大大小小的果园,事实上大部分的时候他都是靠双脚穿山越岭。对此,吴老师还开了一个玩笑:“我这些年走过的山路,围起来也能绕地球一两圈了。”

问起吴老师为什么坚持要说服大家种金桔,他的理由很简单:“金桔是老祖宗留下的,融安这片土地就适合种金桔。再说了,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其实我们知道,背后还有一个深刻的社会原因——这个小城需要一个能赚钱的产业,唤回外出打工十几二十年的人们,留住青春热血的年轻人。一直以来,融安因为山多地少,劳动力都纷纷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都是老人和儿童。事实上,这不仅仅是融安面临的问题,更是中国众多和融安一样的千万小城面临的问题。

吴伦忠深知,对于这些终年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而言,仅仅是带给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农资把果种好,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帮助大家把果卖出去!

种好果,卖好价!这又谈何容易,当时人们还只是将金桔一箩筐一箩筐地摆在集市里卖,远一点的也就卖到周边县城。但吴伦忠却走出小城,走进省会,走出广西,独身前往广东探寻销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九十年代初,吴伦忠就将金桔卖到了广东。放在今天,这不值一提,但在当时交通闭塞的南方小城,这是相当鼓舞人心的一件大事。而更让吴伦忠振奋不已的是,他历时多年的保花保果技术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意味着金桔的品质和产量都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果卖到了广东,种植技术有了突破,这些都成了转折点,更多的人们开始信任他并加入金桔的种植队伍,这让吴伦忠倍感欣慰。

随着种植队伍的壮大,吴伦忠意识到,由于果园分散,农户种植知识贫乏,而他个人的力量也极为有限,果品品质控制将会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于是他开始动员一些种植技术过硬,且在村里有一定影响力的种植户,成立合作社,集大家之力在种植源头控制果品品质。

成立合作社并不难,难的是要让会员执行统一的种植标准,比如使用统一的有机肥,严格参考欧盟柑橘类水果的农药使用标准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标准,对于缺乏文化的农民来说,执行起来相当不易。

改变他们的种植观念,让种植户自觉执行标准——因此,吴伦忠又开始翻山越岭向种植户传输种植观念。他反反复复强调:

“果种好了,虽然不一定就能卖上好价,但种不好,一定卖不上好价!”

“采摘前2个月,不能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

“土壤好了,树才能壮,果才会好。一定要舍得下有机肥。”

“果实甜度、成熟度达标时才能摘,千万不能为了提前上市催熟。”

为了保护好土壤,吴伦忠严格要求农户给金桔施用有机肥,为了保证树的营养充足,还要求一斤果必须要一斤有机肥。在采访过程中,有一次看到一块荒地,他突然停下,抓了把土壤闻了闻,摇着头,嘴里念叨着:“可惜了,可惜了!”原来这块地由于之前滥用肥药,导致土质下降,现在寸草不生。在融安这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土地显得弥足珍贵,吴伦忠老师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哪怕是石头缝里的一寸土地。

终日奔波在分散在大山里的金桔果园,从以前骑辆28寸的自行车,到现在驾着四轮面包车,从以前的百来亩果园,到如今的万亩果园,这样的巡园指导吴伦忠已经坚持了十几年。土肥不肥,树壮不壮,果好不好,对每个会员的果,他都心里有数。但仅仅是他心里有数还不够,为了更好地管控果品,合作社还给每个会员建立了详细的档案卡,包括农户种植的面积,采购、使用农药肥料的时间、用量记录,农事记录等严格记录的信息。对于档案完善的会员,而且用肥用药用量、农事用工都符合生产标准的会员,合作社则提供相应的奖励,这是为了让种植户更自觉地践行标准,保证果品质量。

如今合作社已经有五百多位会员,种植的面积也已经扩展到了1万多亩。成员当中有年过花甲的退休老人,也有正直壮年的年轻小伙,有头顶半边天的勤劳妇女,还有扛过枪上过战场的老兵,更有一大波从外地打工返乡的人们。他们是融安金桔最强大的后盾,最忠实的守护人与发扬者。

时至今日,金桔已是融安一大产业,融安金桔也已享誉全国。而吴伦忠老师又有了一个更大的中华金桔梦——让融安金桔(Silky kumquat)享誉全球。

推荐阅读:

凌晨:扬大95后CEO从盆景中发现新商机

戴世昌:每天打理500多盆盆景 铜丝变精美盆景

冉燕:打造“多肉王国”

董占根:身残志坚10年绿化350亩荒山

编辑: 牡丹花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