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王勇:花木育苗二十载最是钟情种海棠

来源:亚心网  作者:刘萌萌  2018-4-16 13:15:39

4月9日,44岁的王勇像往常一样来到大王观花行道树繁育基地。在田间地头,捧起一把土壤,感受湿度,又仔细查看海棠树苗的生长情况。

“再有一个星期就开花了,你看这是花苞,一旦开放,满树都是粉红色的花朵,绵延数里,壮观得很。”王勇指着一排排枝干、高度相同的数十万株海棠树苗说,“这1300余亩的高干海棠种苗是2012年就开始试种的,从选苗开始,如同选美一般,三围、胸径、顶高都要保持一致,再配合大间距的管理模式,长出来的苗木就能如同阅兵一般整齐划一。”

王勇是这些海棠树的“父亲”,也是自治区林木种苗协会副会长,他培育出的高干红叶海棠曾在2017年被《中国花卉报》评为“全国十佳苗圃”。基地位于距离乌市城区30公里的安宁渠镇。与这些海棠树相伴的日日夜夜,对王勇来说,回忆太多。

深耕苗圃市场硕果累累

王勇从事种苗培育工作20年。与这个行当结缘,离不开家庭的影响。他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林业生产经营者,母亲在新疆农科院从事种苗培育工作。

1996年,王勇大学毕业,进入了铁路系统工作,两年后,不安于现状的他扔掉“铁饭碗”,投身商海。在父母的劝说下,他开始学习苗圃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创办了“大王花木”,从事种苗的培育和销售。

2003年,王勇前往内地学习先进的田间管理和培育技术,“一是母亲年龄大了,却依然每天在田间辛苦工作,我想让母亲能从田间解放出来;二是当时新疆都是采用密植模式,虽然单位产量高,但质量差,种的苗高矮不齐。我从内地学会了新的种植模式,对种苗采取标准化管理。”王勇说。

相较于目前新疆大多数苗圃仍采用的密植模式,大王苗圃基地率先推出“大间距”种植模式,根据不同规格的苗木设置了不同的行间距。

2005年,新疆苗圃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众多大型绿化项目的推动下,苗圃市场需求加大,王勇看准时机,前往东北选购大批量大叶白蜡、小叶白蜡、长枝榆、金叶榆、红叶海棠等品种的种苗,因为这些种苗适合新疆的环境和土壤,也适用于行道建设。

王勇算过,这几年他至少给首府乃至全疆各地供应种苗2亿余株,几乎各个公园、街道都能看到他经手过的种苗。

痴迷海棠研究成效显著

2011年,正沉浸于苗圃市场丰收的王勇却被内地来的几位苗圃老板泼了一盆冷水,“新疆的种苗大部分规格偏小,同质化严重,质量不高。”这是来自江苏、东北、山东的几位苗圃老板在考察过新疆苗圃行业后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让王勇脸上火辣辣的,“我就不信,我们新疆地大物博,没有好苗”。

从那时起,王勇将目光转向了高标准优势特色种苗的培育和研究,他想研究属于新疆独有的种苗品种。

有人曾经问过王勇为何会专注于海棠的研究和培育,而不是其他树种呢?

这缘于一次偶然,他说:“一次我在五一农场参观,走累了坐在树下休息,看到一位老人正在跑步,开放的红叶海棠花在路边摇曳生姿,美极了。我问老人,海棠花好看不,老人说这是他见过的最好看的花,可惜有点矮。”老人走后,王勇久久地盯着海棠花,脑海里有了想法。

“我在喀什西路也见过使用定干很低的海棠做行道树的,不但冠型不好,而且会剐蹭车辆,不方便车辆通行。如果能培育出干形挺拔、定干高度在两米,甚至2.5米以上的春花秋实行道树,一定会很有前景。”王勇说,红叶海棠是本地的乡土树种,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等特性,几乎一年四季都能做观赏树。这不就是他正在寻找的品种吗?

有了想法的王勇和团队一心扑到了海棠事业上,每年海棠基地都会种上数万株红叶海棠,所有苗子都是经过两次以上移栽的熟苗。尽管如此,每年也会铲除至少三分之一不合格的种苗。“粗略估计,这几年我们铲除了至少800多亩不合格种苗,损失达1000多万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王勇的海棠种苗初见成效,获得了不少同行和市民的认可。谈及未来的打算,王勇说,下一步,要继续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把每一株苗子都养成精品苗,让高干“红叶海棠”走上街道,走进公园和小区,为新疆的园林绿化提档升级多作贡献。

推荐阅读:

云南文山:小香椿大梦想

重庆彭水:石旮旯里种出“金蛋蛋”

新疆托克逊县:笑颜绽放在农家乐致富路上

山西:潘陈宁的绿色梦

编辑: 珊瑚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