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按栏目搜索 商人动态 经营之道 经典案例 前车之鉴
元江县青龙乡厂的甘庄坝,平均海拔850米,年均气温21摄氏度,北距昆明192公里,南距元江县城18公里,昆明至元江的高速公路穿坝而过,交通便利,终年无霜,土地肥沃,是冬季百合的最佳产地。目前,在甘庄坝开展冬季百合生产的阿子营花农共11户,种植面积近200亩。这些花农,大都是阿子营的百合种植大户,他们既目光敏锐、吃苦耐劳,又种植经验丰富。他们中的张学金,是最大的一家种植户。张学金共有百合基地100亩,其中,在阿子营的夏季百合基地为60亩,在甘庄坝的冬季百合为40亩。 实行“候鸟”式百合生产,花农十分忙碌。一般说来,每年的夏、秋两季,他们主要是在阿子营种花;而冬、春两季,他们便到甘庄坝操持。当然,时间不是截然分开,每于百合下种之时,他们还须两地兼顾。而他们的百合种植,无论夏季百合还是冬季百合,都是拉开时间,分批下种。这主要是为了实现百合的全年均衡上市。 阿子营花农在甘庄坝的百合基地,一般都建在灌溉条件较好的坝子的边缘地带。土地是向当地的农民租用的,租金每年每亩800元至1000元不等。土地的使用时间,一般都是从头一年的9月或10至第二年的4月末冬季百合生产结束后。这以后,百合种植户便把土地归还给出租土地的甘庄坝农民,供其栽种大春农作物。大春作物秋收之后,由阿子营花农再接着栽种冬季百合,并如此循环反复。 种植优质百合,离不开精耕细作,须投入较多人力。阿子营花农在甘庄坝种植冬季百合,无一例外都要雇请人数不等的小工为其劳作。而所雇用小工,则首先便是把土地出租给他们的甘庄坝农民。他们雇用小工,工钱每月每人400元至500元不等。这样,出租土地的甘庄坝农民,每年除有土地租金收入之外,还有一笔不菲的工资收入。无疑,这对甘庄坝农民具有极大诱惑力。而在甘庄坝开展百合种植的阿子营花农,也从中获得了土地的冬季百合种植权和廉价劳力。如此一来,无疑便实现了当地农民和阿子营百合种植户的互利双赢,以致双方都如鱼得水,皆大欢喜。 前不久,我们专程到了甘庄坝,对在这里开展冬季百合生产的张学金、司开房、易孝宗等阿子营花农进行了采访。所到之处,我们看到,户主及其雇工都正在或整地,或收拾、下种百合种球,或给百合幼苗施肥、浇水,忙得不可开交;而简易大棚里一墒又一的墒百合幼苗,一无例外地都翠绿茁壮,生机勃发,十分可爱。 司开房是阿子营首开花卉种植先河的农民,也是最先到甘庄坝开展冬季百合种植的农民之一。在他开展冬季百合种植的甘庄坝鹏程田房的基地里,司开房告诉我们,他连同其他4户阿子营花农在这里租了80亩土地种植“西伯利亚”、“梯伯”等品种的冬季百合,其中,他自己种了10亩地。他还说,整个冬季他将种下9万个百合种球,约可产花8万枝左右。我们看到,他第一批下种的种球,苗高已在20厘米上下。他又说,他们这5户花农的冬季百合,将于今年圣诞节开始供花,每天可供花1万枝,供花时间可一直延续到明年的“五一”节前后。 易孝宗和张学金等另外6户阿子营花农的基地,建在甘庄坝一处名为“坡脚”的地方。他们向当地农民租用的土地共90亩。张学金说,他们6户今年从9月初开始分批下种,每7天种下一批。他说,至10月中旬,他们已先后种下种球30万个。他还说,今年整个冬季,他们将种下百合种球80万个,产花期为今年圣诞节至明年“五一”节,平时每天可供花5000枝,高峰期每天可供花2万枝。他又说,他们并不直接到斗南卖花,到产花时,与他们长期合作的鲜花购买商会自己上门把花运到斗南上市。 当天中午,易孝宗和张学金,执意要请我们以及陪同我们前往采访的元江臧健花卉公司的老总到甘庄坝的餐馆用餐;饭后,还抢在我们和臧健公司老总之前付了钱,显得财大气粗。 返回昆明后,我们通过向阿子营乡杨潮流副乡长电话采访得知,甘庄坝丰厚的冬季百合种植回报,正有力地吸引着阿子营的另外一些花农。他估计,今后还将有更多的阿子营花农到那里去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