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商人推荐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园林商人 >> 正文

赵福文:一见倾心缘定盆景人生

来源:中国花卉报   作者:戴呈玲  

赵福文:一见倾心缘定盆景人生

个人简介:

赵福文,1950年生于北京。1969年参加工作,最初在北京拖拉机公司任花卉技工一职,后进入北京福田汽车有限公司,负责花卉养护工作。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上山采桩制作盆景,1980年加入中国花卉盆景协会,同年在北京月坛公园举办的盆景展中获优秀奖。1985年,他师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盆景师傅彭宗志,自1990年在北京盆景协会中任理事、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至今。在北京盆景活动中他严于律己,传艺带徒,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盆景艺术人才。赵福文的主要作品有元宝枫丛林盆景,以及使用石榴、朴树、栾树、凌霄、地柏等植物材料制作的盆景,前后在北京市举办的盆景展中获7个一等奖。2009年,赵福文被评为"中国(北京)盆景艺术大师",2011年,被评为"中国盆景高级艺术师"。


 

主要事迹:

做盆景乐此不疲

“为了更好地完成花房的养花工作,我拜了一位养花师父,人称‘二李’。李师父在瑞典大使馆做养花工作,有丰富的养花经验。有什么问题我就去请教他,在他的指导下,单位的花我都养得很好。”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赵福文也开始了盆景的养护制作。 

为了更好地学习盆景艺术,赵福文又拜了一位师父,这位师父就是在钓鱼台国宾馆管理处工作的彭宗志先生。“跟着李师父,我对各种植物的习性有了解,打下了扎实的植物养护基础;彭宗志师父则传授了我扎实的盆景制作基本功。” 

除了这两位师父外,赵福文说,他能坚持做盆景事业这么多年,还与当时工作单位的支持分不开。 

1990年,赵福文当选西城区盆景协会秘书长,组织协会的各项工作、在西城区范围内挑选盆景作品参加北京市的各项展览活动花费了赵福文不少时间和精力。福田公司的领导不但没有反对,还很支持。 

汽车公司的领导很重视厂区环境绿化,花房除了负责养花外,还要承担公司“五一”、“十一”的节庆花坛摆花以及厂区绿化工作。赵福文尝试着将盆景应用在花坛摆放和厂区绿化中。“那时候,厂区里的地上有好多瓦砾碎片,都是慢慢刨走的。在我的精心布置下,汽车公司连续多次获得西城区‘绿化先进单位’的称号。领导见我养盆景不仅没有耽误工作,而且还能帮助厂区更好地绿化,因此更加支持我进行与盆景相关的创作以及社会活动。” 

有了领导的支持,赵福文更加放心地进行盆景创作了,榔榆、雀梅、紫薇、石榴、地柏、凌霄等众多南北方树种都成为他的创作材料,他的作品也屡屡在大大小小的展会上获奖。1995年,赵福文在宋庆龄故居组织了一场盆景展,故居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见他的盆景作品做得不错,便请他修剪宋庆龄生前极为喜爱的老石榴盆景。赵福文说:“那可是‘国宝盆景’呀,故居的工作人员之前已经请了好几位师父去看过,他们都没敢动手,那时候胆子大,我就给剪了,不算上观察、考量的时间,光修剪就花了我三天。现在想来,也是件有意思的事。”

为盆景孜孜不倦

2005年,赵福文退休了,但他并没有放弃盆景,此时,他已经担任了北京盆景协会副秘书长一职,退休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组织盆景协会的工作。 

2006年,北京市盆景协会在景山公园北门设立了固定的盆景养护基地,以方便盆景协会的会员进行盆景制作养护以及学习交流,不少没有养护条件的会员把自己的盆景搬到了基地,而与这些盆景一起搬进来的,还有赵福文的办公室。从此,来基地养护盆景成了赵福文每天的必修课。 

赵福文说:“借着盆景基地,我收获了不少好人缘。所有送到这的盆景我都一视同仁、悉心照料,看到每一盆盆景都被照顾得很好,慢慢的大家也都对我比较信赖了,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基地喝茶、看盆景、交流创作心得。” 

北京市盆景协会每年都要举办好几次盆景展,参展作品从材料到造型都有很多亮点。而赵福文除了帮助会员们养护盆景外,展会的布展也是他的工作之一。 

赵福文告诉记者,举办展会其实有很多困难,其中盆景作品的征选和搬运就是一个大工程。赵福文说:“办一个像样的展会怎么着也得有两三百盆盆景,为了保证盆景的安全以及艺术效果,布展的每个环节我都要亲自参与。不管是在门头沟、燕郊,还是平谷,每一盆我都要亲自去挑选,选完了带车去运,回来后浇水、养护,等展完了再一一送回,不然我不放心。北方天气寒冷,植物生长期短,盆景创作周期特别长,万一在途中折了、碰了,人还不得心疼呀,以后哪还敢把好的盆景作品拿出来展览?” 

盆景得到了周到的保护,但每次展会后赵福文都累得不轻。当记者问他有没有后悔揽这么多活的时候,赵福文却说:“从没这样想过,我觉得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推荐阅读:

蔡友铭:花木产业要明确需求实现升级

陈从周:中国古典园林的守门人

包志毅:中层苗木生产待开发

高希明:我的根就扎在这片大森林

编辑: 郁金香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