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山东滨州:小小苗木变成摇钱树

来源:滨州新闻网  2013/1/7 13:06:12

山东滨州:小小苗木变成摇钱树

淡季市场中,也有不少商家运来苗木

淡季市场中,也有不少商家运来苗木

苗木装卸用上起重设备

苗木装卸用上起重设备

热火朝天的装卸市场

热火朝天的装卸市场

万亩生态林场项目

万亩生态林场项目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片土地亦是如此。

在农村,一片土地因为某种资源禀赋的欠缺,不易获得常规意义上的发展,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往往能够抓住当地特有的优势,并独辟蹊径将之发展成一个远近闻名的特色产业。

这种经济形态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根植于当地农村的某种优势或特性上,参与的主体是农民,经济收益分配是藏富于民。从皂户李的苗木到李庄的绳网,从乔庄的对虾到水落坡的古典家具到沾化的冬枣,无不体现出这些特点。

滨州有着诸多特色产业乡镇,本报精选了上述5个,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还原其特色产业发展的来龙去脉,以期能为读者带来启迪。

全镇耕地面积6万余亩,各类苗木种植面积近5万亩,新增育苗面积1.5万亩,林木覆盖率达51%以上。苗木种类包括白蜡、国槐、金丝柳、黄金槐等30余个品种,苗木销售覆盖北京、天津、上海、江苏、东北等全国50多个省市。现有较大实力的苗木经纪人200多个,小经纪人2000余个,专业合作社40余家,配货站4处,专业嫁接队伍10000余人,直接或间接从事苗木产业人员达2万余人……这一串串数字,详细的勾画出皂户李镇苗木特色产业的发展规模。

近日,记者走进皂户李镇看特色产业——苗木种植,感受初步形成的“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大生态、大绿化格局。

靠苗木发家的李灵龙

李灵龙的“坐骑”从摩托车、面包车、私家小轿车到奥迪Q5,仅用了7年时间。

随之变化的还有他的身份,从单纯的种植户到一家集种植与销售为一体的景观苗木销售公司的经理。如今,这个24岁的年轻人拥有20名职工,挖苗队伍360人,8吨以上吊车3辆,运输送苗车辆50辆。

“销售量相当可观,在旺季时平均每天销售600万棵小苗。”李灵龙坦言。12月18日的黄河三角洲惠民苗木南市场虽已进入淡季,但各苗木销售公司门口仍不时前来送货的苗木商贩。

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李灵龙记得2005年,一北京客户开车来访,当时自发形成的市场就在村边的路旁,客户无法自行找到市场,李灵龙只能到镇上接客户。见面后,客户仔细打量这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无语,之后跟着入村。经过一番考察那位北京客商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我们做的是工程,苗木到货期限非常严格,我们不太相信你的能力,为了防止到期收购白蜡数量不够,我不给你定金,你能交货我就付款给你。”

对此,李灵龙非常理解,“村子里与路旁自发形成的市场,看上去并不大,人家怀疑收不够货也很自然。另外当时我才十五六岁,从他看我的眼神里也可以看出他的疑惑。”为了避免收货后买家反悔,李灵龙让北京客户留下一人和自己一起在村里收购,最终顺利做完这单生意。

“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成交价格40元/棵,这单生意给我很大的感触,村子中自发形成的市场远远不够,我们的信息非常封闭。”李灵龙说。

当然,现在再也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了,“开始苗木品种单一,到现在品种规格多样、还有价值昂贵的彩色树种,近几年发展很快。”李灵龙回忆称。

推荐阅读:

内蒙古:生态乌海实现绿进沙退

山东邹平:林业产业每年为高新街道贡献产值超亿元

广西鹿寨平山镇石漠化治理新景象

江西九江林权配套改革工作显成效

编辑: 三叶草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