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四川南部县:百万亩民生林木让南部更美丽

来源:四川新闻网  2013/1/14 11:15:59

产业引领,龙头带动—— 持续稳定增收不再是梦想

都知道“十年树木”,速生林见效前3到5年林农看不到效益,而老百姓增收一年也不能等,南部县如何破解“长”与“短”碰撞的难题,如何确保群众年年增收?

走进定水镇谢家垭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杨泽金答话坦然:“开始,光看树长,没见到钱,农民心里直打鼓。后来大伙一琢磨,搞起了林下综合开发。”

据杨泽金介绍,头两年苗木个头不高,林下可套种粮食,随后,套种蜜本南瓜,每亩纯赚2000元。“在河滩林地,发展林下养殖。” 杨泽金说,“2012年就养了1000只土鸡,1500只鹅,每只利润10元以上。”林下养殖赚钱又肥地,促进林木生长,一举多得的好事,谁不想干?顺着杨泽金手指方向望去,果然鸡鹅成群,致富在望。

林下综合利用,养家禽、牲畜,种蔬菜、药材,在南部80万亩速生林产业带,已是随处可见的寻常事。

为了让林农持续稳定增收不再是梦想,近年来,南部县在发展林产业上大做文章,实现“两翼齐飞”:

——紧锣密鼓地修建农村公路网络。已建成连通100%乡镇、70%村的水泥路3000多公里,为林产业发展提供了快捷畅通的交通环境。

——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接连引进了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如中盐银港、国能生物、金港科技、鑫弘建材、嘉家茧丝、元安药业、晋川旅游开发公司、升钟湖假日酒店有限公司等,共有20多家。这些企业,直接捆绑林业和林业各类综合开发项目,惠及全县90%以上的农户。林木变成“摇钱树”、生态变成“金饭碗”,在南部县,绝不是空谈和梦想。

升水镇临江坪村村民宋昌明挺高兴。他一身西装,走出浸染着当地文化元素的红白“小洋楼”,走在那条卵石和花草点缀的路径上,飘然、惬意。能不兴奋?近几年家乡升钟湖变得水清鱼翔、绿荫环绕,游人流连,这个在外打工近20年的游子被吸引回乡了,他与旅游公司联手,搞生态农家乐,每天最低收入5000元。

平桥乡太平桥村民陈元洪也乐呵。几年前,他用自家的河沟地种下一批杨树,最近几天,他卖掉4株杨树得了3000多元。陈元洪感叹:没想到,荒凉多年的河沟地,还能靠树变成钱。  

双佛镇的何小军如今有点“牛”。2009年,他投资500多万元,在定水镇、大王镇承包荒山荒地2170亩栽杨树,如今第一批杨树已有10多米高,碗口粗,2012年4月,有人以每株200元的价格收购,何小军却一口回绝:“他们是我的绿色银行,暂时不卖!”他知道,再过几年,他卖到县上引进的板材企业,每根上千元。

兴盛乡亭祠场村曾是穷得叮当响的地方,如今家家新房,户户人丰,年收入已过4000元,靠的还是种树。他们因地制宜调整林业结构,以种桑树为主,全乡1.5万人,栽桑树1万亩,养蚕7000张,养蚕户有1200多,嘉家茧丝公司包销。72岁的村民王显明掰起指头算:“每亩收入2000元,比养猪划算。”  

相信吧,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生态高度文明的崭新的南部县将完美呈现。

推荐阅读:

2012年甘肃林地流转面积达148万亩 呈现良好态势

河北衡水:深州北四王村小苗木做成生态富民大产业

南京成功探索出的森林城市建设新路子

福建:红土地上崛起绿色园林城市——建阳

编辑: 三叶草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