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杉——耐盐碱速生榆“克隆”出来的育苗大业
来源:中国园林网 2013/1/18 14:32:35
戴上白帽子,穿上白大褂,套上鞋套,然后把手放入消毒液中消毒片刻,再经过风淋室吹掉身上的灰尘,经过“重重关卡”,记者终于进入了上海杉一植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无菌培养室。只见一排排培养架摆放齐整,明亮的组培专用灯下,不同发育阶段的白榆幼苗长势正旺。
在杉一公司的温室大棚里,“走出象牙塔”的白榆幼苗长出了几片绿油油的小叶子。据工作人员介绍,当幼苗长到8片叶的时候,就可以移栽到大田或进行造林了。
杉一公司副总经理陈明辉告诉记者,2011年7月,第一批速生白榆组培苗在山东省东营市的盐碱地进行种植试验,当年平均高度已达2米以上,2012年10月,平均高度达到4.5米以上。
目前,杉一公司生产出的50万株速生白榆组培苗都在进行大田育苗,今年春天就都可以用于绿化造林了。
从2006年以来,杉一公司通过科技攻关,利用组培技术,“克隆”出了一个前景广阔的育苗大业。
组培解决速生白榆繁育难题
培育速生白榆源起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
山东生态造林项目涉及滨海盐碱地改良区,这个地区包括东营、滨州、潍坊等3个市的11个县(市、区)。山东省林科院研究员房用告诉记者,这个区域造林面积大,但耐盐碱树种(品种)少,原有的绿化树种比较单一,而榆树是山东的乡土树种,栽培范围广,耐盐碱,而且现在仅存的榆树品种病虫害少,丰产性能好。因此,榆树自然而然地被列为滨海盐碱地改良区生态造林树种。
2006年,山东省林科院在对200多个榆树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了60个速生、抗病虫的白榆品种。但怎样从这些品种中再快速优选出最佳品种?最佳品种又怎样能尽快应用到造林中?一般情况下,榆树不易繁育,扦插育苗生根困难,利用种子育苗又易出现变异。山东省林科院的科研人员由此想到了组培育苗,并找到杉一公司,开展合作选育白榆品种、培育幼苗。
从2006年开始,山东省林科院向杉一公司提供60个白榆品种的试验材料,由杉一公司进行组培试验。2008年杉一公司的组培快繁试验成功,白榆顺利生根,长成幼苗。2009年,杉一公司通过组培进行抗盐筛选,最终选育出8个适宜推广的白榆品种。在东营市和滨州市的盐碱地进行的种植试验表明,这些品种在盐碱地区适应性非常好,生长情况优于当地的榆树、白蜡、刺槐等树种,生长较快,成活率很高。
杉一公司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科技攻关建立了无菌组培体系,让白榆繁殖变得容易而且高效。与扦插相比,组培繁育系数高,成活率在99%以上,并且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同时,组培还保证了种源优化,品种纯度高,使优良性状得以顺利延续。
实验室育出耐盐碱“强手”
组培瓶中的小小培养基,解决了白榆生根难题,也为筛选耐盐碱品种作出了大贡献。房用研究员告诉记者,在盐碱地上选育耐盐碱品种,费时、费力,在培养基上做试验简便、快捷,效率高。
杉一公司的科研人员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种类的盐分,并设置不同梯度盐分进行试验,最终从60个白榆品种中筛选出8个最耐盐碱品种。一般滨海地区最耐盐碱的乔木树种为白蜡,耐盐碱可达4.5%。,而杉一公司培育的速生榆耐盐碱可达5%。-6%。。
在东营市河口区的种植基地,杉一公司把筛选出的优良白榆耐盐碱品种与当地的白蜡、刺槐、臭椿对比,在含盐量5%。-6%。的土壤条件下,白榆生长优于白蜡、刺槐、臭椿;2012年春天,同时种植了速生榆和当地榆树进行对比,目前速生榆生长良好,而当地榆树已死亡。
在东营市垦利县,东营三明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含盐量2.8%。-8.9%。的土壤条件下,直接种下了杉一公司的速生榆容器苗,不仅全部成活,而且长势非常好。有苗木企业想买这些苗,三明公司不肯卖,计划把这些苗全部用于自主造林。
房用研究员介绍,选育出的耐盐碱速生榆品种大致在我国北纬30°以北的地区都能种植成活,可广泛种植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
推荐阅读:
退耕还林:垦殖史上的重大转折
湖南:长沙县五年生态建设换百年绿色生活
江西省森林防火宣传实现历史性突破
浙江:萧山花木节十年风雨兼程 精心搭建桥梁展会带动产业
编辑: 三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