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巴黎古都如何走向现代化之新城建设
来源:《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 2013/5/15 16:08:08
4.成为城市和地区规划的典范——城市建设按规划进行
新城是在法国政府的城市体系规划下,按照各市的城镇建设规划建立的。70年代,由国家从农场主手中买地,搞了城市规划,把土地卖给开发商,由开发商开发再卖给个人。如塞冈坦市60年代开始准备建新城时,就成立了一个规划领导小组,由社会、规划、人口、建筑等专家组成。规划原则是提供好的居住条件,创造就业机会,吸引投资,平衡建筑与绿地,去巴黎市在30分钟内到达。
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还经常邀请居民参加设计方案的讨论并密切合作。从事新城规划和建设的人员,就是未来新城的居民,从而把新城的建设同建设者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新城的研究机构同时又是管理机构,有利于研究成果顺利实施。如塞尔吉市,欧洲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室在建城时就设于此,使该市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学科的重镇,该市还有城市发展研究所,为城市发展提供咨询。
在规划设计上,规划师和建筑师注意设计思想的革新,也对新城进行了细节的构思。
一是保留历史文化古迹。
建城的原则是建新不拆旧,政府买新地,建新房,古迹保留在其中,目的之一是培育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塞尔吉市,有一个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古村落现在还居住着人,还有12世纪修建的教堂,古村落周边的新式建筑在色彩和形式上也与古村落协调一致。在塞冈坦市,20世纪50年代,由于住房紧缺,需要大量的住房,国家在此修建了许多集体住房,但条件和设施不完善。由于建城的原则是建新不拆旧,所以该市50年代落后的房子、60年代以前的旧铁路在现在也能见到。
二是修建有特色的廉租房,吸引人定居。
我们参观马恩河市的一处廉租房小区,两座高层楼体被做成了两面圆镜子的形状,前面有大草坪,环境优美,成为新城一景。另一处廉租房小区被做成了宫殿的形状,给人以住在宫殿中的良好感觉。廉租房可以买,也可以租,100平方米的租金每月大约是1000欧元,而在巴黎市区,1000欧元只能租一个20多平方米的房间。
三是建筑设计体现不同时期的社会理念。
塞冈坦市的建筑体现了20世纪70、80和90年代三个时期的设计思想和建筑理念。
70年代建的居民小区,由于新城人口年纪轻,有许多单身汉,住宅多为多层楼房,道路两侧预留空地,给人口的增长预留了空间。
80年代,建筑的设计思想是富人和穷人分开居住。为吸引人居住,该城请来设计大师来设计穷人的居住环境,我们参观的一个80年代建的廉租小区,巧克力色宫殿式建筑,环抱着一个蓝色湖面,景色优美。廉租小区的建筑多为多层建筑,可以居住很多人,汽车进入小区较为困难,一般在小区外都有停车场。为方便交通,该城专门开辟了公共交通道路。80年代,人们开始喜欢独栋别墅式建筑,也建设了一些以独栋楼为主体的小区。由于市内大公司很难融入当地社区,则大公司一般自己搞服务设施。
90年代,建筑的设计思想是富人与穷人共同居住,刻意缩小阶层差别。共同居住在一栋楼里的居民,有的人是低租金租的房、有的人是买的房,汽车也可以进入社区,每个社区都有绿地、小花园、青少年活动设施等可供居民交流的公共场所,人们在那里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尤其是与人交流的乐趣,据说这样可以减少因无所事事等原因产生的社会问题甚至暴力倾向,每个人都可以享受良好的公共环境,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和谐。
在规划的执行上,新城按照规划,分期建设,不搞一蹴而就。在塞冈坦市,我们路过一处工地,它是该城最后一个工地,它完工后,该城40年的工程建设将结束,40年来该市就是执行一张规划图纸来建设的,土地的用途是早已规划好的,但建筑风格是可以变化的,也使该市保留了各个时期的建筑风貌,增加了新城的历史文化气息。
古都如何走向现代化?巴黎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按照城市规划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开发。
本文作者:窦红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 2004年08月
(本文观点摘自《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中的《古都如何走向现代化————以巴黎地区城市规划的实施为例》)
推荐阅读:
福建福清:花卉成新兴产业 去年全市花卉产值1.3亿元
江西:峡江县精心呵护青山绿水 致力打造生态品牌
辽宁:铁岭县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县
河北:博野岗子上村做强苗木绿化产业链 春季收入逾亿元
编辑: 三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