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福建:福鼎市磻溪镇 一个山区小镇的绿色变迁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包骞 雷顺号  2013/5/15 16:34:19

这是一个因树而富的镇。通过发展以绿化苗木为主的绿色经济,近3年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去年,全镇苗木业产值突破6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000多元,其中,苗木业贡献了近一半。

这是一个因树而美的镇。过去红土裸露的黄土丘陵,如今全被郁郁葱葱的绿树覆盖,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镇、省级森林城镇。

近日,记者来到福鼎市磻溪镇——这个地处我省东北角,几年前还被称为“福建的西伯利亚”,穷得“连兔子也不肯落窝”的山区小镇,聆听这块土地上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绿色乐章。

种树就是种钱,房前屋后是“银行”

清风徐徐,莺飞草长。来到磻溪镇,记者最直接的感受是:这里的树真多!

从山上到平原,从马路边到农民的房前屋后,到处郁郁葱葱,“白天看不见村庄,晚上看不到灯光”,因为村庄都被绿树掩盖了。

在炉炖村,记者见到了被当地人称为“红豆杉大王”的苗木大户林松基。

林松基2003年开始租地种树,现拥有600亩苗木基地和一家绿化专业合作社。当年穷,穷到什么程度?“有一年向别人借100元钱过年,还没借到。”现在富,富到什么程度?“去年苗木卖了200万元,绿化工程做了100多万元,年利润应该有百来万元吧。”

在磻溪镇的马路上,常有奔驰、宝马从行人身边驶过,这些豪车的车主大多是靠苗木发家的苗木大户。

苗木业在造就一批苗木大户的同时,也使更多农民的钱包迅速鼓了起来。

在金谷村,村民的房前屋后都见缝插针种上了树。村民耿石冰说:“种树就是种钱,我们这里一户家庭种五六亩树,年收入四五万元很平常。”

如今,磻溪镇森林覆盖率达88%。18个建制村中有6个省级生态乡村、7个宁德市级生态乡村,剩下5个已经完成申报手续,等待上级的验收。

因为树,过去像候鸟一样外出务工的农民回来了。湖林村村民周瑞明告诉我们:“现在不出去打工了,因为家门口挣钱机会更多。”除了种树种田,他还承包了50亩茶园,闲时就帮别人种苗木。“种树一年就能挣1万多元,家里也能照顾到,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合作社带动,打开高端苗木市场

提到磻溪苗木业,不能不提到林枫苗木合作社。去年,这家合作社销售苗木2000多万元,也就是说,该镇三分之一的苗木是通过它销售出去的。

据林枫苗木合作社总经理林枫介绍,2009年在当地政府牵头下合作社成立,目前有50多位社员。在他看来,合作社对当地苗木业的贡献主要是通过社员来体现的。这些社员既是苗木种植大户,又是市场经纪人,他们对市场的把握也最敏锐,是当地苗木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在合作社带动下,磻溪苗木业走上了高端精品的路子。从原来种植相对单一的香樟、红豆杉发展到现在的银杏、桂花、紫薇、三角枫等100多个品种,其中尤以大规格香樟、桂花等绿化大苗闻名,成为闽浙边界最大的大规格绿化苗木培育基地。

2011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遇冷,各地苗木业受波及,但磻溪苗木业产值不降反升。据林枫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磻溪的苗木以高端苗为主,销售基本不受影响。二是市场打开了。现在除了新疆、西藏、青海,磻溪苗木已经销往全国各地。

耿石冰告诉记者:“在磻溪,农民种树还是蛮省心的,就看大户,大户种什么,我们就种什么。至于销,更不用担心,树长到一定时候,自然会有人上门收购。”

这么多人靠树致富,苗木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又这么高,不免让记者有点担心,万一苗木市场有个起伏怎么办?

镇党委书记郑晋生认为,4万多亩的苗木基地对磻溪农民来说,不光是座绿色银行,更是座生态宝库。在坚持做大做强苗木产业的同时,政府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延伸绿色产业链,做大绿色经济这块蛋糕。

白鹭来了,游客也来了

驾车穿行在磻溪镇赤溪村的乡村公路上,可以看到成群的白鹭在蓝天下盘旋。

赤溪村支书杜家柱介绍说:“明显感到这两年游客在增加。像我们湖里乐园,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两三百名游客。游客来了,除了吃、玩,对当地的土特产也有兴趣。像溪鱼干,多的时候一个月能卖出1万多尾。当地溪鱼的收购价已经从3年前每公斤20~30元涨到现在的70~90元。”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少种养大户办起了农庄,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养殖以及绿色大米、特种水果生产也风生水起。

在赤溪村,村民吴伏淡告诉记者,去年他家收入20万元,主要来自两块,一块是种树,一块就是养溪鱼。“养了8亩溪鱼,净赚了十五六万元。”

在金谷村,由林枫合作社投资建立的1000亩名贵苗木基地,被村民租种一空。村民林松仁租了10亩种红豆杉、丹桂,“刨去成本,一亩一年能赚1万多元”。

因为效益好,今年磻溪镇名贵苗木基地已经发展到1万多亩。

推荐阅读:

河北:园林产业异军突起 “绿”意生活清雾霾

他山之石:巴黎古都如何走向现代化之新城建设

福建福清:花卉成新兴产业 去年全市花卉产值1.3亿元

江西:峡江县精心呵护青山绿水 致力打造生态品牌

编辑: 三叶草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