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花街、百亩花市、千亩经营、万亩种植……江北花卉看青州,青州的花卉产业从“小花朵”变成了“大产业”。一个个鲜红闪亮的数字演绎出了青州花卉的巨变。
从农户零散种植、传统培育、集市销售为主的起步阶段,到花卉种植由小而散向专业化、集中种植转变的发展阶段,再到由传统花卉业向现代花卉业迈进的产业化阶段,青州的花卉产业之路已经走过了30年。当笔者问起为什么会越做越强时,青州市花卉局给出了最令人信服的答案:是科技让“花儿”越开越“艳”!
青州市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更新花卉产业的“科技含量”。与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战略发展合作关系,设立花卉专业实验基地,先后研发260多个新品种,引进培育国内外名优特稀花卉品种230多个。大花蕙兰、蝴蝶兰克隆繁育,仙客来离子加速器辐射育种等生产、育种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并面向全国招聘花卉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先后引进了花卉生产方面的正规院校本科以上毕业生400多人,硕士以上人才30多人。高素质人才的加盟,使得青州花卉产业发生了“质变”。目前,该市花木种植品种多达3000余种,花木年交易额高达46亿元。
在青州市黄楼镇,有一个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全国最大的花卉交易中心——“中国北方花卉交易中心”。在这里,笔者见到了西沙营村的花农王连太。
“你别看我的摊位面积只有200多平方米,可我每年的营业额都在200万元左右。”王连太自豪地说,“我的花只有一成是在这里零售,其余的90%都是批发,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地。”王连太告诉笔者,村里和他一样和花卉打交道的人还有很多,“我们村有200户人,至少有180户家庭种花卖花,平均每家一年能挣10万元。”
见到黄楼街道夏落店村的左雁军时,他正在给摆放在花厅外的大型盆景喷水。26岁的左雁军干活利索、厚道实在,对自家的盆景如数家珍。左雁军说,他父亲左恒亮从1995年开始从事花卉行当,从养杜鹃开始起家,后来转向以“玩”盆景为主,从浙江、江苏、福建等省份引进紫薇、国槐、高山榕等大型古桩的半成品,在自家花棚里养殖、培育,然后拿到市场上销售。“每年能赚一辆好车!”左雁军说。
在青州,像西沙营、夏洛店这样的花卉种植专业村还有148个,像王连太、左雁军这样的花农还有8万人。目前,青州的花木栽植面积已经达到了近20万亩,年产值56亿元,花卉产业成为全市支柱产业之一。
推荐阅读:
江西玉山:“多彩苗圃”孕育“美丽经济” 年产值3.58亿
云南:红豆杉实现规模种植 抗癌药用提取不再依赖天然林
江西:抚州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迅猛
江苏沭阳县:花木产业发展迅速 年产值超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