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被定位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
面对这样的定位,是机遇还是挑战?
对此,忠县根据自身实际,将今后的发展目标锁定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示范县”。
何为示范?
“就是要实现经济、生态、民生等指标在渝东北地区领先。”忠县县委书记刘贵忠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忠县结合自身实际,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彰显特色,示范发展”这一思路,在生态涵养发展区这个层面上进行“升级”,将打造4个功能区,即县城发展区、特色生态工业园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涵养旅游发展区,全力建设重庆生态品位小城、库区工业高地、中国幸福橘乡以及三峡库区生态旅游目的地。
县城
发展区
生态品位小城:县城发展区——
以“永恒规划”理念为纲,以生态环保理念造城
从长江南岸远望忠县县城,城市错落有致,绿树成荫,江水倒映,宛如一座盆景坐落在江畔。在推进县城发展区建设中,忠县将县城、新生镇、东溪镇、复兴镇等区域作为发展范围,将打造生态品位小城作为发展目标。
“县城发展区作为‘点上开发’的重要支撑点,要在开发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忠县县委书记刘贵忠表示,品位小城不仅体现在建筑风貌、人的素质、环境的优美上,更重要的是在生态保护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城市发展中,要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城镇规划和建设的各个环节,打造更加生态、更加宜居的生态品位城市。
40平方公里,40万人口——这是忠县县城为自身制定的“极限规划”。根据生态承载力、城市化发展进程,忠县确定了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为城市发展“画好框”。通过做好极限规划,确保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避免了因规划不合理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城市生态破坏。同时,忠县在城市建设中首次提出了“永恒建设”的理念,设计多少年就一定要管用多少年,不浪费就是对资源最大的节约,在建设上大规模采用绿色节能材料,最大程度保护好生态,提升城市发展的生态“含金量”。
农产品
主产区
农产品主产区:中国幸福橘乡——
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六位一体”产业模式
柑橘产业是忠县最大的特色生态农业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这里的柑橘品质不仅得到了快速提升,其打造的“产加销研学旅”六位一体产业模式,更探索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门路。
“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以特色柑橘为首的效益农业产业。”忠县县长熊世明表示,在实践中,忠县将把柑橘产业这一模式逐渐向其他支柱农业产业扩展,逐渐延伸农业产业“产加销研学旅”链条,形成以加工柑橘、优质粮油、草食畜禽为支柱的特色效益农业体系,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型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扶优扶强新型主体。
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态农产品主产区,忠县还将着力减少农村面源的污染,在布局加工企业时,减少农业加工污染。
在引进阿兴记集团建设原种兔繁育基地时,坚持环评“三同时”,从源头上堵住污染源。同时,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对加工后遗留物进行循环利用,解决农产品加工污染问题。在柑橘产业链条中,引入科技公司对柑橘皮渣进行处理,变废为宝,从皮渣中提取果胶等,有效解决了柑橘皮渣污染问题。目前,忠县年处理皮渣能力已达5万吨。
特色生态工业园区
库区工业高地:特色生态工业园区——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
在忠县乌杨镇,一个年发电量4×40万千瓦的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产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正在这里展开前期施工,建成后将成为三峡库区循环产业经济的又一大示范性项目。
“忠县属于天然气富集区,年产量达6亿立方米,同时又是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节点。利用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独特优势,我们将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实施。”忠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天然气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可以利用天然气发电后产生的冷能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利用余热发展干性沥青的产业项目,从而达到节能减排,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而这仅仅是忠县大力推进库区工业高地,打造特色生态产业的重要一环。据悉,忠县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中,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发展,走低能耗、低污染、循环性,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工业发展道路。坚持宜居生态经济学原理,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等特征,坚持工业发展和生态并重。
据悉,忠县在新一轮工业发展进程中,突出“点上开发”这一要点,注重环评“三同时”,打造农副产品、新型建材、能源化医、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轻纺服装“4+2”生态产业结构体系,围绕生态绿色发展,推进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延伸产业链条,力求产业间相互关联,推动循环发展。
生态涵养
旅游发展区
生态涵养旅游发展区:三峡库区生态旅游目的地——
文旅结合,打造全新生态旅游增长点
当下,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迅猛。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旅游产业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面对周边区县的强力竞争,忠县又将打出怎样的特色旅游牌?
“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因地制宜,适度集中原则,打造一批与文化、林农产业等联动发展的旅游项目,相互促进。”忠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忠县目前正积极打造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三国大型实景演出”项目,这是忠县将文化和生态旅游深度结合的一次探索。通过将三国文化结合忠县优美的山水环境,打造富有文化品位,旅游、购物、娱乐及休闲为一体的体验式旅游产业项目。预计今年,《烽烟三国》实景演出将进行试演;明年,三峡港湾民俗风情街和游客集散中心将开门迎客。
与此同时,忠县还紧抓石宝寨景区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程,提档升级,让老景区焕发新面貌,带动一批新的乡村旅游项目,形成新的旅游亮点和增长点。
推荐阅读:
甘肃:陇南宕昌林权流转 林下经济产值达9190万元
云南:石林城市更靓 家园添绿 百姓增收
合肥会展业绘出绿色经济财富图
重庆:彭水做强清洁能源 打造绿色经济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