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http://image.yuanlin.com/News/UploadFiles/2014/3/b9f24585-8929-4e7f-a6c0-d2453d3b9c18.jpg)
碧水
![碧水](http://image.yuanlin.com/News/UploadFiles/2014/3/f51e165d-f761-488b-9c57-1a4741bc13db.jpg)
碧水
![田园](http://image.yuanlin.com/News/UploadFiles/2014/3/249b0ccc-6a61-4a5c-b3c2-0e2d391a13a8.jpg)
田园
![绿地](http://image.yuanlin.com/News/UploadFiles/2014/3/3090f26a-f102-44c1-b8eb-3203dd693fb4.jpg)
绿地
![宁静](http://image.yuanlin.com/News/UploadFiles/2014/3/2714bad9-d64a-40d3-a121-c88f19c46493.jpg)
宁静
中国园林网3月6日消息:2014年,重庆环境保护工作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四届二次、三次、四次全委会以及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以改善民生为宗旨,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主线,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深化改革、守住底线、治理污染、完善考核、强化基础和确保安全6件大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度,努力建设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
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4年,我市将深入研究生态文明涉及环保领域的改革事项,按照国家要求并结合重庆实际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一步简政放权,向区县最大限度下放行政审批权限。深化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等环境经济政策试点,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环保设施运行维护,推进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大力发展环保市场,推动排污权交易日常化、制度化,加快发展环保产业,促进我市环保产业科技化、集聚化发展。
深化环境保护体制改革。积极构建市、区县、乡镇、村(社区)四级环保管理体系。围绕环保工作重点调整优化市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内设机构。推进设置独立的乡镇(街道)环保机构,实现镇级环保机构全覆盖。发展壮大环保义务监督员队伍,延伸至村(社区)组。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制定和完善重庆市生态区县、生态乡镇(街道)、生态村、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标准。鼓励支持各地开展各类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生态区县、乡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
守住底线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4年,我市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红线划定工作。以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等需要保护的区域为重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开展生态功能区调查,制定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暂行办法,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全过程管理试点。
同时制定与五大功能区域相适应的环保政策。根据重庆五大功能区域不同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实施相应的环境准入政策,凸显五大功能区域的不同环境管理定位,努力实现全市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动建立规划环评部门联动机制,发挥规划环评参与综合决策的作用,努力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环评信息公告、环评机构信用评价、重大项目社会风险评估等环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区域限批制度。
强化环保“三同时”管理。实施建设项目分类规范管理,优化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健全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协调机制,完善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制度规范,推行建设项目后督查制度。
强化总量减排倒逼作用。全面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全面落实工业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强制淘汰一批重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大力支持页岩气等新兴能源项目发展,逐步优化能源结构。全面推进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大力实施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协同减排,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限制污染增量,削减污染存量,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
治理污染
持续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在2013年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上,我市将在2014年持续推进“环保五大行动”,加强大气、水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处置,加强综合环境治理。
2014年,我市将以防治PM2.5为重点,积极防范和应对重污染天气。大力控制燃煤及工业废气污染,加快火电行业及水泥等非电行业脱硫、脱硝进程,深入实施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推进主城一类控制区及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区建成无煤区。大力控制城市扬尘污染,严格执行各行业控尘规范,不断提高道路机扫率。大力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加大黄标车限行和淘汰力度,加强油品质量检测与执法,开展冒黑烟行驶车辆专项整治,推进机动车油改气。大力控制餐饮油烟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VOCs),完成全市储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油气污染治理。
深入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实施。加快推进主城建成区56个湖库整治民生事项。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完善饮用水源标识标志设置,推动实施玉滩湖、长寿湖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和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整治水质不达标的集中式饮用水源。推进备用饮用水源工程建设。深度治理工业废水,搬迁、关闭废水污染企业,实施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快推进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实施河流水域生态保护。加大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建立污水垃圾设施运营管理长效机制。深化重金属污染整治,严防重金属污染事件发生。
深化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危险废物转移审批、经营许可审批及进口废物管理工作。强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设施的环境监管。
加快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民生事项,完成2013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新启动实施500个村的整治项目。制定贯彻国务院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意见,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清洁养殖试点。强化噪声污染专项整治,严格夜间施工许可,深化商品住宅声环境质量状况公示制度,推进道路声屏障、绿化带建设和老旧公交车淘汰更新,完善机动车禁鸣标志并加大执法力度,治理和搬迁噪声扰民企业,提高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保持城市声环境质量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