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百合种球自产成效初显 农民从中获利多

来源:云南花卉信息中心  作者:陆继亮  2006/3/9 10:57:26


    自2004年到目前为止,荷兰百合种球价格居高不下,其中“西伯利亚”、“索尔邦”等市场畅销的东方百合种球(周径16~20厘米)价格涨至5.0元/粒以上,与2005年年初相比,涨幅超过30%。与此同时,随着荷兰限制向中国及其它国家供应周径6~10厘米的小籽球(公斤球)等原因,云南百合生产颇受影响,生产风险加大,导致我国的百合生产在国际市场相当被动。因此,百合种球国产化势在必行。 

    百合种球自产成效初显农民从中获利甚多 

    从2001年开始,玉溪明珠花卉公司、云南格桑花卉公司、寻甸金惠公司等企业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利用云南特有的立体气候优势,分别于丽江市玉龙县、玉溪市澄江县、昭通市昭阳区等冷凉地区建立百合种球繁育点,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繁育百合种球,带动了当地近万户农户脱贫致富,社会、经济效益良好,成效明显。至2005年,我省的花卉企业、科研院校已发展百合种球繁育基地近1000亩,年产复壮球和自繁种球约2000万粒,占云南省百合种球总需求量的13%左右。 

    2003~2005年,云南的个别花卉企业曾云南昭通繁育种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公司在昭通市昭阳区繁育百合种球的农业环境和经济状况看,这里土壤条件好,农民贫困,参与百合种球繁育的积极性高,繁育百合种球也成为其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以昭阳区乐居村为例,农民在与公司初次生产百合种球且未完全掌握生产技术的情况下,每亩就实现了1500~2800元的纯收入,比种玉米等作物增收792元/亩。在滇西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云南格桑花卉公司去年联合迪庆州维西县的60多户农民共种植了70余亩百合种球,年产百合种球140余万粒,花农年均纯收入达2000~3000元,比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收入高5~6倍。目前,“格桑”的百合种球生产已形成了公司负责籽球生产、种球采后处理、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农户负责开花球田间生产的分工格局。2006年,该公司将继续联合当地农民发展百合种球生产,预计今年的自产百合开花球将达到200万粒、鳞片球300万粒、组培球50万粒。另外,寻甸金惠公司、澄江鑫荣公司在曲靖市会泽县、昆明市呈贡县、丽江市玉龙县等地进行百合种球的繁育和生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年产百合商品球总量约1000万粒左右。今年,会泽县待补镇科委引进了官房果苑公司、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等三家企业,打算在此种植200亩以上的百合种球。

    种球自繁技术有所突破种球全部国产化有待时日 

    经过几年的探索,云南格桑花卉公司、寻甸金惠公司等企业在种球组培、生产和采后加工处理等方面都有所突破。云南格桑花卉公司经过近10年的艰苦努力,已解决了东方百合种球生产的技术核心问题,逐步建立起了百合优良品种田间单株选择——脱毒——病毒检测——组织培养扩繁生产原种(周径10厘米以上)——鳞片繁育生产——田间选择良种恢复和保存的良种繁殖体系;同时,还建成了年生产组培球100万粒的组培室。另外,该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一种“东方百合种植母本繁育方法”,攻破了鳞片繁育技术难关,2005年已生产了6个市场流行的百合品种鳞片球300万粒,实现了鳞片球批量生产。 

    今年,寻甸金惠公司打破以往仅靠引进国外小籽球生产开花球的模式,利用已掌握的百合种球包埋规模化生产技术、百合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种球冷藏处理技术,以及适合当地实际的百合繁育体系,开始尝试国产化百合种球的生产。目前,“金惠”已委托云南省红河州茶桑果站进行百合种球组培,今年的组培球产量预计可达50万粒。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百合新品种,是云南扩大百合产业的根本出路,也是实现百合种球国产化的核心。去年,云南玉溪雷森种业有限公司采用多倍体育种技术,从其培育的2万多个百合种质资源中优选出了数十个具有开发潜力的百合品种,其中“彩云3号”、“彩云5号”已通过国家农业部初审;另优选的10余个东方百合品种,目前正处于申报或审理阶段。云南在百合品种选育方面,格桑花卉公司目前也选育出了一个百合品种,目前该品种还未正式向外公布。 

    近年来,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云南省百合种球国产化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国产化率还不高,全部实现国产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大部分种球的生产仍然处于来料加工阶段,种源仍需进口;另一方面,自产商品球之中只有少部分种球实现了100%的国产化,而这些国产化种球还存在着带病毒率高、还尚未真正用作规模化的商品切花生产等问题。云南百合企业虽然建立了与荷兰相似的百合繁育体系,但在国产化、规模化生产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上与荷兰相比还有差距,种球全部国产化,还需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进行研发。

编辑: 木瓜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