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山场变“银行” 林业产值达20.5亿
来源:安徽日报 2006/3/12 13:39:04
开春以来,祁门县林业局工程师史廷先特别忙碌,既要忙于本职工作,又要照料自己承包的毛竹基地。去年冬,他筹措资金80多万元,在小路口镇的双莲村承包了1000亩山场50年的经营权,成为该县投资林业规模最大的在职干部。
如今,黄山市像史廷先这样的个体造林户达16万之多,股份合作林场1000余个,经营面积达71.6万亩,投入资金2.5亿元。
黄山市林业用地占国土总面积80%,森林覆盖率达75.3%。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该市除茶叶、山核桃等传统经济林外,商品林基地建设起步较迟,林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到2001年,全市林业总产值仅8.3亿元。
“十五”期间,黄山市在打造生态大市的同时,加快商品林业发展,按照“明晰所有权,搞活使用权,放开经营权,保护受益权”的原则,优化市场配置资源,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全社会力量参与林业基地建设,走基地化生产、定向化培育、集约化经营、市场化管理的发展路子,全市建成商品林基地654.6万亩,其中用材林基地达583.9万亩,竹林基地90.9万亩,以茶桑、油茶、花卉苗木等为主的经济果木林近137万亩。
商品林基地建设的加快,带动了该市林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全市现有木竹加工企业500余家,就业人数1万多人,加工产品销往国内的主要大中城市,以及东南亚国家。去年,该市林业总产值达20.5亿元,年均增长20%。
新的五年,黄山市商品林业将着力发展竹林、经果林、花卉苗木和速生丰产林四大基地,在大力改造低产低效竹林的同时,到2010年将全市竹林面积扩大到110万亩;大力发展名特优经果林;加快发展苗木花卉盆景业。到“十一五”末,力争四大基地规模达550万亩,森林蓄积量3500万立方米,形成3~5个年产值超亿元的省级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市林业总产值达50亿元。
编辑: 木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