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梅花牡丹“两会”较劲 谁将会成为国花?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06/3/14 10:05:28


    梅花牡丹争执不下 
    “一国两花”引人注目
    
    据了解,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河南的11位全国人大代表将《关于尽快评定牡丹为我国国花》带上人代会。去年,他们也提交了类似提案。
    
    牡丹的另一个产地———山东菏泽的全国人大代表也将《关于将牡丹确定为国花的建议》提交全国人大。
    
    近20年来,有关国花最大的争议点在梅花和牡丹之间。在汉参加中国武汉梅花节的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执行秘书长叶良杰介绍,1987年,有关部门曾组织过中国10大名花评选,结果是梅花夺魁,牡丹居次。1994年评选国花,牡丹胜出。
    
    为争国花,河南洛阳在1994年成立了以市长牵头的“牡丹争评国花领导小组”。洛阳“争取国花办公室”至今仍在运转。
    
    叶良杰说,目前,全国以牡丹为市花的城市有洛阳和菏泽两市,以梅花为市花的有武汉、南京、无锡等8个城市,但牡丹城市争取国花的热情远远超过梅花城市。
    
    国花到底选梅花还是牡丹?去年,陈俊愉教授酝酿了7年的“一国两花”方案,得到62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支持,他们联合签名发出倡议书,称一国多花不便记忆,单一国花代表性不强,梅花、牡丹两花均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香、色俱佳,深受中国人喜爱,建议将梅花、牡丹确定为“双国花”。
    
    陈教授对记者说:这不是折中方案。1988年,受“一国两制”的启发,我提出“一国两花”。这两种花,一南一北,具有更广泛代表性。牡丹体现“国色”,代表物质文明;梅花体现“国魂”,代表精神文明。
    
    牡丹分布在黄河流域,梅花分布在长江流域。在去年的一次网络国花评选活动中,赞成梅花和牡丹的网民各约占40%。
    
    “一国两花”的方案得到较多支持。3日,民盟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刘骆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盟中央将力推“两花”方案,在“两会”后递交全国政协。
    
    梅花如果成国花 
    武汉,你准备好了吗?
    
    3月4日上午,香港80岁的摄影爱好者张植芬和16名香港摄友,乘机离汉回港。在汉的3天半时间,他在东湖梅园里拍完10卷胶卷和数不清的数码照片。
    
    在河南,洛阳市牡丹开发办公室主任金志伟正忙着4月底5月初举行的第24届洛阳牡丹花会。他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牡丹争办国花,使洛阳的牡丹花会影响日益扩大。过去,花会仅仅是一个赏花活动,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融旅游、经贸、文化体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节会活动,成为洛阳市的一张名片。
    
    他带着几分自豪说:去年牡丹花会,有688万人次游客光临,带给洛阳的直接和间接收入达80亿元。如果牡丹成为国花,洛阳将全面推广牡丹种植和产业链发展,这对洛阳的经济将起到巨大拉动作用。
    
    与洛阳市对确定国花的热情和雄心勃勃相比,武汉市对梅花确定国花有些低调。尽管如此,东湖梅园在全国梅花界的地位仍丝毫不可忽视———这里是中国的梅花研究中心,是全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梅花品种资源圃。
    
    眼下,第25届梅花节活动正在东湖举行,但和洛阳的牡丹花会相比,人气显然逊色多了。东湖梅花节去年的收入仅200多万元,其中多为门票收入。
    
    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执行秘书长叶良杰说:如果梅花被定为国花,全国对梅花的需求会大量增加,而作为梅花科研力量最雄厚的武汉,有实力发展梅花产业。将来,在居民生活中,插放梅花、赠送梅花将风行,武汉可以开拓梅花切花基地,让一剪梅深入居民家中。
    
    叶良杰说,梅花如果被定为国花,还将提升武汉市的城市形象。

编辑: 木瓜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