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加快 带动豫东苗木产业大发展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张志轩 蔡占伟 孙保灵 刘潮滨 2006/3/18 9:47: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大,新的城市和城市建成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园林绿化建设,从而带动了苗木产业的快速发展。绿色通道和城市生态建设需要大量的园林植物材料用于绿化和景观建设,这方面用苗成为绿化苗木市场又一新的增长点。豫东农民正是抓住这一机遇,积极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苗木产业,并收到了一定成效。
近几年,豫东各县市先后形成万亩苗木基地4个,千亩以上的苗木基地6个,育苗总面积达到6万亩,苗木业年产值达5亿元,年苗木销售额近3亿元。苗木业的迅速发展还有力地促进了当地运输、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为豫东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发展苗木产业让河南省淮阳县曹河乡的农民尝到了种植结构调整带来的甜头,当地建成了万亩楸树基地,年亩均产值万余元,亩均纯收入2600元。不仅如此,曹河乡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县市的10多个乡镇3万多农户从事楸树种植。如淮阳县的郑集乡和齐老乡,商水县的固墙镇、黄寨镇及商水农场,还有太康县的马厂镇等。
西华县红花镇是豫东有名的”花木之乡“,当地农民有着丰富的苗木繁育经验。这个镇的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将用材林、经济林的面积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同时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品种档次,重点培育绿化大苗和彩色树种。目前,红花镇有1万余户农民从事花木生产,花木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年产值2亿多元,年人均纯收入达4000多元。红花镇培育的国槐、香花槐、金丝垂柳、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紫叶矮樱、合欢、栾树、法桐、红叶李等树种均销往北京、西安、郑州、开封等大中城市。
项城市范集镇和商水县魏集镇在苗木生产方面也不落后,这两个镇毗邻汾河两岸,紧挨106国道,交通十分便利。镇上农民抓住这一优势,大力发展以针叶树种和珍稀濒危树种为主的苗木繁育和生产。范集镇的雪松、油松、马尾松、侧柏、龙柏等苗木种植面积近万亩。魏集镇在汾河沿岸建立了一座珍稀濒危植物园,植物园面积达500亩,园内种有普陀鹅耳枥、神农玉兰、珙桐、厚朴、长叶竹柏、车梁木、灯台树、珊瑚朴等国家一级濒危植物,以及黄金树、连香树、刺五加、紫荆、飞黄玉兰、红运玉兰、西康玉兰、宝华玉兰、圆叶玉兰、茶梅、秤锤树、香果树、银鹊树等观赏树种。
豫东苗木生产虽然初具规模,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规模化生产尚未形成。虽然目前豫东地区的苗木种植面积不小,但仍以农户种植为主。这样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模式很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冲击,需尽快实现规模化生产。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周边基地发展就是很好的发展模式。商水县已形成了“政府扶持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着农户”的产业格局,充分发挥了当地金佰利公司这一龙头的科技创新、开拓市场、引领生产、组织销售的作用。
其次,苗木档次有待提高。豫东地区的苗木种植品种虽多,但档次高的树苗少。因此,要根据市场需求适当改变种植结构,培育优质的大规格苗木,以及引进一些高档彩叶树种,提高苗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编辑: 木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