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记北京草桥实业总公司董事长王茂春(图)

来源:中国花卉网  2006/4/6 9:56:10


    高瞻远瞩迎难而上

    在草桥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王茂春的,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阻力。

    1995年,王茂春开始在草桥实行总体规划,为拆迁上楼做准备。一些老百姓知道后不理解,找到王茂春说:“我们祖祖辈辈住的是平房,不能拆呀!上了楼,我们的三轮车往哪儿放?我们干活儿用的农具往哪儿放?”

    更有几个小青年,在路上拦住了王茂春,骂他不是东西,说:“我们搬进楼房,转了居民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到时候,我们打光棍娶不上媳妇你负责?”

    王茂春听后,一时心里也犯嘀咕:“如果旧村改造搬楼房的做法不成功,我不是成了罪人了吗?”

    但实际情况打消了人们的顾虑。随着草桥经济的快速发展,离开土地的900多名村民走上商业经营的路子,不但生活质量提高了,收入也逐年增长。

    通过产权置换,目前草桥已为村民免费提供了29万平方米的楼房住宅。按每平方米6千元计算,就是17.4亿元。如今,草桥绝大多数村民都从平房搬进了敞亮的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超过50平方米,几乎家家光房产就在百万元以上。

    现在,草桥的小伙子个个都找上了媳妇,其中不乏空中小姐、公务员等,早年的担心,早已变成了笑谈。

    上世纪70年代,草桥村出个大学生,走在街上,大家都跟看明星似的。如今,草桥应届的高中生,80%考上了大学,更有一部分深造的学子,考上了研究生。

    1997年,草桥筹建花乡花卉市场时,村里一些花木经营者不理解,纷纷找到他,对他说:“咱是卖花儿的,你建了市场,引进了外来人卖花,不是跟咱抢饭碗吗?”

    王茂春不这么想,他说:“现在是竞争的时代,你不搭建花卉市场平台,别人迟早也会建。为什么我们不抢先呢?”

    实践证明,王茂春这一次又对了。现在,在三环路玉泉营环岛周围,形成了花卉消费中心。“花山花海花乡情,买花就到玉泉营”,在北京早已家喻户晓。

    任人唯才管理有方

    记者在与王茂春的交谈之中,王茂春说他在实践中还总结了一些称之为“语录”的句子。

    比如“保证企业运转好,人才也是第一生产力。用好了人,先进生产力就能发展起来。”草桥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就是培养和留住了一大批人才,对人才,他的看法是“文凭服从水平”。

    在王茂春的精英团队中,有两个几乎没有上过学,一个是富长义,一个是魏奎刚。但他们有能力,有闯劲儿,干出了成绩。靠这些,前者做到了副董事长,后者做到了草桥京开花圃总经理。

    王茂春说:“草桥的优秀人才,都各把一摊儿,一年都经手几百万元。让他们掌好权,我主要采取两个方法,一个是按劳动分配结合按生产要素分配,一个是有一套完善的监管制约机制。”

    为了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他在村里召开的大会小会上反复宣传:要拉开分配距离,让有贡献的管理者多劳多得,使这些人有待遇,有荣誉感。与此同时,总公司实行财务中心核算制。各企业的公章,统一在总公司保管。每个企业的会计,由总公司委派,而且会计定期流动。哪个企业贷款,都要由总公司盖章并进行登记,先要过王茂春这一关。签订大的合同,总公司

编辑: 木瓜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