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总是春——青州市花卉产业调查
来源:潍坊日报 2006/4/12 11:28:19
春风送暖时节,漫步于青州万红花卉市场,仙客来翠叶簇拥着红花,迎春花盆景枝干盘曲宛如苍龙,大花蕙兰艳丽的花朵儿像一只只蝴蝶凌空飞舞……各种名花新品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该市花木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万多亩,花卉专业户1万多户,年销售收入9亿多元,成为江北最大的花卉生产集散地。青州花卉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品牌,并日益魅力独具。
“第一生产力”托起花卉产业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农业产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让花卉产业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拓宽发展空间?青州的选择是科技创新。
仙客来是青州的市花,也是青州花卉业的“花魁”,撑起了青州花卉种植的半壁江山。说起仙客来的红火,就不能不说说“仙客来大王”李洪亮。这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办起了山东省仙客来研究所,成为推动青州花卉业发展的科技“动力源”。十几年前,青州仙客来曾由于品种退化而导致了产业衰败。为走出困境,1998年,李洪亮开始利用现代科技对仙客来进行提纯复壮研究。他先后从日本、法国以及国内的天津、山西等地引进了130多个名优仙客来品种进行研究。1999年,他又与山东省花卉协会合作建起占地61亩、固定资产130万元的山东省仙客来研究所,用现代科技对传统名牌进行嫁接改造,经过多年的提纯、优选、复壮,许多仙客来名品在青州诞生了,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了5到10倍。在此基础上,李洪亮又与日本花卉专家丸山芳弘建立了长期的技术交流联系,共同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仙客来新品。通过科技创新,传统的粗放落后的花卉管理方式也被现代化的“流水线”所替代,全市先后实验推广生物病虫害防治、目标花期栽培法、组织培养、营养快繁、工厂化育苗、自动控制花棚、气体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等60多项新技术,使得花卉生产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会展经济“放飞”花卉产业
谈起青州花卉产业,许多外地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通过花博会了解青州花,通过青州花了解了青州。花博会已经成为该市一张含金量颇高的“名片”。
一年一度花博会,一步一个新台阶。到目前,青州市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花卉博览交易会。五届会展期间,先后有来自国内外的9000多家单位参展,130万人次前来参观交易,为青州花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搭建了信息及科技交流的平台。借助花博会的良好契机,青州市大力推介花卉品牌。去年花博会期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50多家新闻媒体的120多名记者云集青州,对青州花卉产业展开全方位的集中宣传,形成一个铺天盖地的宣传高潮。借助花博会的辐射带动作用,“青州花”的品牌效应越来越显著。花博会更让人们从花香里嗅出“文化味”,进一步提升了花卉产业的品位和档次。会展期间,青州市还同时举办旅游文化月、金秋文化艺术节、花卉论坛、花卉研讨会、评选“十大花卉状元”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青州花的文化内涵。最近,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凭借其规模大、层次高、有影响力以及内容丰富、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优势,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文化活动知名品牌”,成为为数不多的农业类文化活动知名品牌之一。花博交易会还成为青州招商引资的盛会。仅2005年花博会期间,就先后有南顺粮食加工、鲁星钢管扩建等一批招商引资大项目在会上签约成功,合同贸易及利用外资额突破40亿元。
“海纳百川”做大花卉产业
北方的迎春、仙客来,南方的铁树、榕树,韩国的大花蕙兰,荷兰的郁金香……全国各地乃至世界花卉大国的一些主要花卉品种在青州都能找到。浙江森禾、广州成美、台湾大汉、韩国中花等40多个国内外知名花卉企业先后落户青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荟萃南北中外品种于一身,使得青州花卉产业日益做大。
外来企业和品种的进入,给青州花卉产业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韩国的大花蕙兰、荷兰郁金香、非洲紫罗兰等洋花卉与当地花卉在市场上一决高下,国内外花卉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让青州人耳目一新。他们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挑战,在优化培强原有花卉品种的基础上,主动走出去吸收引进外来优秀花卉品种和先进管理技术。目前,青州市生产经营的花木品种达到3000多种。青州花卉业的触角还与现代化的互联网世界实现了“对接”。1996年夏天,花农李洪儒率先借助互联网销售花卉,成为国内第一个在互联网上开“花店”的花农。如今,青州90%以上的大型花卉企业都踏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市里成立了花卉协会、花卉合作社等10多个群众性产业组织,连锁带动花卉种植业户3500多户,形成“十里花街、百家花店、千户经营、万亩基地”的花卉产业化格局。
突破局限做强花卉产业
青州花卉产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青州人在成就面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们发现,与荷兰、美国等国际花卉业强国相比,本地花卉产业的科技含量普遍不高,科技研发力量薄弱,尤其是在育种等方面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面壁十年图破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青州花卉界正扎扎实实力求新突破。通过吸引高素质人才走进花棚,全市已有正规院校毕业的250多人成为有文化、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型花卉生产经营者,其中40多人有本科学历。市里还在万红花卉基地建立起了一个现代化远程教育系统,先后有3000多名花农在自己家里就接受到高等院校专家教授的教育。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境界的提高,对花卉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层次也会越来越高。持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青州花卉必将在数量和档次上实现飞跃,并逐渐缩小与世界花卉产业先进水平的距离。
编辑: 木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