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乡村旅游开启脱贫致富新路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袁荣德 陈少芬 2016/1/5 10:59:05
每到周末,大余县黄龙镇旱田村村民卢德富一家就愈发忙碌。依托该县黄龙花木产业乡村旅游示范园,卢德富的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200余名游客。而在一年前,卢德富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仅靠在外务工,收入较低且长年漂泊在外。
2015年12月27日,走进黄龙花木产业乡村旅游示范园,记者看见成片的金杏、香樟、寒梅等景观绿化苗木整齐茂盛、郁郁葱葱,形成一道道赏心悦目的绿色景观。虽是冬日,但不影响游客们前来赏花的兴致。
正是看中了黄龙花木产业所带来的商机,卢德富回到家乡,把自家小院精心改造一番,打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庄:小院里堆放着几垛稻草,大厅内墙挂着簸箕、犁、耙、木锨等老式农具,别具特色的“桃花源”名字等,细微之处皆散发着农家气息。他的农庄建成后,很快就吸引了园区的游客。201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卢德富的农庄每天游客爆满,收入十分可观。他高兴地说,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给他带来了在家门口创业致富的机会。
随着黄龙花木产业乡村旅游示范园的不断建设完善以及乡村旅游产业的升温,前来该园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带火了园区和周边农家乐的生意。“园区有30多户农民经营旅馆、农家乐或各类特色商店,他们以前主要以种田为主,人均收入较低,现在依靠旅游业的辐射带动,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苗木种植、出售农副产品、在园区内就业等途径,年人均增收3200元,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旱田村党支部书记郭少明介绍说,目前,该园产值达1.4亿元,辐射带动旱田村、大合村、黄龙村3个村116户农户种植花卉苗木,直接吸纳农民就业1800余人次。
在大余,还有很多像卢德富一样的农民,他们依靠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而脱贫致富。目前,大余已打造旅游扶贫产业基地109个,通过农家旅社、农家餐馆和土特产品销售,让更多农民享受到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实现脱贫致富。
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11月,大余县共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8.37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6亿元。其中,“十一”黄金周期间,该县共接待游客24.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33.6万元。
无疑,乡村旅游已成为大余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和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推荐阅读:
2015年漳州苗木花卉出口突破5000万美元
甘肃陇南:宕昌县林下经济总产值达9200万元
福建漳州:2015年花卉出口突破5千萬美元
云南省林业厅:力争2020年林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
编辑: 橡皮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