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郁金香之国”的农业经 访荷兰农业专家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严洁  2006/4/21 10:51:52


    2005年4月,我省与荷兰海尔德兰省结为友好省。海尔德兰省在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我省在农业、工业、进出口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

    2006年4月,100万株荷兰郁金香在济南红叶谷景区展出,争奇斗艳的郁金香全部来自海尔德兰省。

    4月19日,应山东省外事办和省农业厅等部门邀请,海尔德兰省代表团的客人来到了泉城。4月20日上午,荷兰农业发展经验报告会在山东大厦举行,荷兰专家介绍了他们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

    会议间隙,荷兰海尔德兰省省长考涅列先生、荷兰使馆农业参赞万代英先生和海尔德兰省农业食品谷代表简·冯戈尔博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活力四射的荷兰农村

    记者:考涅列先生的讲话题目为“知识与创新”,我们知道在包括荷兰在内的欧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都在70%以上;而在中国农村劳动力中,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农民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整体知识和技能水平不高。您认为在现代农业中,农民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有何重要意义?

    考涅列:创新是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和动力源。荷兰国土面积是中国的1/282,耕地面积只占欧洲的1.2%,但却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增长。荷兰能取得这样的地位不仅在于它的开放性,更要归功于它的创造性和革新性。而现代创新型农业需要高新科技知识和应用技术做保证,需要受教育程度和素质较高的农民,毫无疑问,没有科学知识做基础,荷兰农业就没有今天的成就,世界农业的发展也不会顺利。

    万代英:中国提出的“新农村”概念非常有意思,与荷兰建立一个活力四射的农村不谋而合。创新力是我们农业部非常重视的问题,我们的使命非常清楚,就是通过不断的创新和优化,促进荷兰农业的出口和投资,促进农业发展。

    平均1.5人管一个农场

    记者:荷兰农民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培训情况如何呢?

    冯戈尔:荷兰有8万多个农场,每个农场平均面积约1000亩,经营者平均只有1.5人,我们的农场有规模,有特色,科技含量高,专业分工明确,有完整的农业链概念,最重要的奶牛养殖业、园艺业几乎全部是电脑程控,农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很高,也很有组织性,像一些农业研究性组织就吸引了很多农场主参加。仅以瓦格宁根大学为例,全荷兰5%的农场主曾在那里进修、学习。有60%的农民参加了农业技术学院的培训、指导,他们去学习不是为了拿学位,就是要学以致用。而大学和农业技术学院的相关培训也非常具体、实用,针对性很强,科技与应用间的互动性很强。

    农场主难得有度假时间

    记者:平均1.5人管理一个1000亩的农场,会不会很辛苦,工作时间很长?

    冯戈尔:荷兰农场的现代化程度很高,90%以上实现了网络化、自动化,很多工作坐在电脑桌前就可以完成了,所以劳动强度并不太大。至于时间会有些差别,比如从事奶牛养殖业,奶牛的喂料、挤奶每天都在进行,农场主基本会被“拴住”,难得有度假时间。当然,种1000亩地总有需要较多劳力的时候,农场主也不必为此发愁,荷兰农业组织化程度高,分工细致明确,农场劳动自始至终的各个环节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技术部门或专业公司,可以适时提供服务。

    “我每年来山东三四趟”

    记者:您对山东农业有什么样的了解?中荷双方合作前景如何?

    万代英:在过去十年中,我们与中国很多地方尝试不同项目的合作,我们的瓦格宁根大学跟中国16所大学有合作关系,包括山东青岛的海洋大学,还有莱阳农学院。这次济南的“荷兰郁金香展”,是海尔德兰省的企业提供的种子,也是我们的合作项目之一。

    冯戈尔:山东是个好地方,我每年来山东三四趟,去过不少地方,但我没有发现专门面向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学校。在东部渔民中,我觉得最缺少那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管理才能的经理级人员,渔民们有实践但受教育程度不高,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理论却缺乏实践经验。

    荷兰海尔德兰省省长考涅列在济南参加研讨会。

编辑: 木瓜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