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苗长成无人回收 老农背负巨债为树寻家
来源:内蒙古晨报 作者:李卫红 2006/4/28 9:53:52
4月15日,在漫天黄沙中,63岁的王林心乱如麻。傍晚,他蹲在经营了5年的速生杨苗圃边,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
三奇公司回收树苗
王林是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黑柳子乡三顶村农民。2001年3月初,他经人引荐认识了北京三奇公司总经理乌兰。交谈中,他得知乌兰是鄂尔多斯市人,这次回内蒙古,是想利用这里的土地为其公司长期种植树苗。
乌兰告诉王林,由她经手在内蒙古地区种植的树苗,三奇公司全部负责回收,或用于造纸,或用于建防护林,或成为饲料树喂牛羊。如果王林也参与这个项目,在耕地上种植树苗,第一年一棵树苗按0.25元回收,没有回收的每年加0.20元,以此类推。
签订种树苗协议
看到种树苗的收入远比农作物的收入丰厚,王林动心了。他寻思了三天三夜,觉得种树苗是件好事,既可以为国家绿化服务,又能让村民迅速富起来,与乌兰几次详细议谈后,签订了一份种树苗的协议。他不但把自己的70亩耕地全部用来种速生杨,还召集村里30多户村民跟他一起种。
回忆起当年的往事,忧伤的王林脸上泛出了兴奋的光彩。他说:“2001年4月中旬,北京三奇公司便把树苗从四川托运到包头。为了将这些树苗拉回村里,我雇了好几辆大车整整忙了五六天。那时,三奇公司还从四川请了10名技术指导人员来村里,教村民种树、打药、施肥、浇水、剪枝……
我们的三顶村那年春天,村民们个个起早贪黑地栽树、浇水,生怕树苗的成活率不够高而影响回收。
看着种进去仅6寸长的小苗几个月后便高达2米左右,村民们个个脸上洋溢出希望的憧憬。无论你走到哪块地边,都能看到人们叽叽喳喳、欢天喜地地谈论着来年的回收。
有一段时间我突然觉得自己特别高大……”说到这里,王林一下子停止了叙述。看到记者抬眼看他,他迅速低下了头。
顿了好久,王林才又接着说:“为了给树浇水、施肥、剪枝,我们一家人也是一天一天蹲在苗圃内不回家,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5万棵小树苗。”
编辑: 木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