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武宣:武台民族文化村 石头里长“金子”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苑长军  2006/4/30 16:14:34


    走进武宣县三里镇武台民族文化村,你一定会以为走进了《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这个“大观园”内花木繁茂,假山、亭阁、奇石、根雕、盆景,错落有致又相互掩映,景色极美。当然,这些石头、根雕、盆景可不是纯粹的摆设,更是武台村村民发家致富的“法宝”。

    “大观园”套着“小观园”

    如果说武台民族文化村是个大观园的话,那么该村每家每户的院落堪称小观园。

    村民们说陈顺达是村里玩奇石的带头人,并说就算没有人介绍,谁都能找到陈顺达的家,因为他家的院子古朴的大门上题着“顺达苑”三个醒目的大字。

    这是个曲径通幽的小园子。院子里不仅有凉亭、石桌椅,还有鱼塘、大浴池,甚至还有公共厕所,俨然一个精致的小公园。通往每个“景区”的小径,全部由鹅卵石铺成,还别出心裁铺成各式各样的动物图案,路两边摆设着形态各异的奇石和盆景。在这里既能观赏景致,又能亲自摘果、钓鱼、野炊。据介绍,“顺达苑”占地5亩,都是在自家的田地里建起来的。

    “顺达苑”在武台民族文化村并不是个例。武台民族文化村一共16户人家,各家在建设家园时可以说是挖空心思“争奇斗妍”。

    “顺达苑”独门独户,而谭宣洪家虽然只有两三亩地,但是与几户人家一起统一规划房前院子、房后花园,一排小洋楼和风格各异的大门更显气派。

    村民谭宣洪告诉记者,村里每户人家的院子基本都有3亩地那么大,还可以到后花园散步、养花、品茶,过着别致的田园生活。据介绍,该村家家户户建起这么大的院子,不仅是过好日子,主要是为了展示他们的奇石和盆景等。

    玩石头铺开的致富路

    武台民族文化村究竟找了一条怎样的致富路,使村民们活得如此潇洒?陈顺达为记者讲述了武台村与石头的不解之缘。

    上世纪90年代初,陈顺达还是一个靠打工维持生计的打工仔,在武宣县城里替人打捞石头。

    看到别人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就能卖几百上千元,陈顺达想到自己村旁边的黔江,就有非常丰富的石头资源,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于是陈顺达开始了玩石头的摸索。

    由于对石头一窍不通,不知道什么样的石头受买家欢迎,而且受到交通工具的限制,陈顺达一开始只能挑一些小石头,自己拿到柳州的奇石市场卖。通常一大袋石头只能卖200多元钱。经过几次来回,陈顺达渐渐摸出了门道,捡回的石头越来越受买家欢迎。1998年,陈顺达用捡了两年石头的存款,盖起了价值六七万元的二层楼。陈顺达还专门到柳州、来宾的奇石店参观学习,掌握了不少经验。

    陈顺达说:“我们村的村民已经有三四家自己建立了奇石、根雕室,专门存放我们自己的奇石,以及自己的根雕作品。”

    甘做大家致富“领头羊”

    通过在奇石市场建立的联系,陈顺达把越来越多的老板吸引到武台村,台湾、广东、南宁、贵港、柳州等地的老板也慕名而来,后来他只需在家等老板来收购,不必再亲自拿去市场卖,一些大块的石头就渐渐打开了销路。陈顺达说,他已经有好几块石头卖出几千甚至是上万元的价格。

    单打独斗不成气候。玩出经验的陈顺达鼓励大家一起玩石头,打出武台村的品牌。村里人看到玩石头也能挣大钱,纷纷加入这一行列。于是村民抱成一团成立了奇石协会,并一起租船打捞石头,回来以后一起研究、讨论石头的价值,还给每一块石头起上个性化的名字,如今该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玩石村”。后来,大家从玩石头发展到根雕、盆景等艺术品,事业越做越大。目前全村有花卉3500多盆,玩石4000多件,根雕500多件,仅此项销售年户均收入2~3万元。

    小公园变成农家乐园

    武台民族文化村建在公路边,距武宣县城只有7公里,是县城通往有“广西九寨沟”美誉的风景区——武宣百崖大峡谷的必经之地。到百崖峡谷旅游的游客经过这里,都喜欢进村看看,他们看到了中意的东西就买。去年,武宣县因势利导,鼓励村民改造自家后花园,把村子变成为集旅游、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新农庄,村民又多了一项经济收入。

    记者在武台村已经感受到了村民们建设“农家乐园”的热情。一些村民开始在后花园建包厢、建厨房,增添一些具有本土特色、游客感兴趣的项目。

    谭宣洪等几户相邻的人家,为了改变后花园不够大的劣势,还把相邻的墙壁推倒,使各家的庭院相通,这样游客进一个农家乐园就等于进了几个农家乐园,可以尝试更多的项目。

    村民陈顺达告诉记者,村民们分别到桂林和阳朔的农家乐园进行参观学习,然后结合奇石、根雕和盆景的优势,打造具有潜力的农家乐园。

    目前,村民还筹资近20万元建起了一家“休闲农家乐园”,加上原有的4户自筹资金办起以餐饮为主的“农家乐”,自去年底至今,该村休闲农家乐园已迎来了县外2000多名游客。

编辑: 木瓜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