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精彩世园会系列报道 预想不到的广泛好评

来源:沈阳日报  作者:王时勤  2006/5/10 10:18:42


    沈阳“世博园”核心区占地246公顷,是历届世界园艺博览会中规模最大的。“世博园”的空间概念,很难给人以直观印象,而只有在目睹了一天34万人游园的空前盛况,人们才会真正体会“世博园”容量之大、魅力之大。

    “五一”黄金周期间,平均每天有25.1万人通过公路、铁路涌进“世博园”。在园区内,如潮水般的游客要参观景点、购买纪念品;要吃,要喝,要上厕所;遇到突发病情,需要救援……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整个黄金周期间,通往“世博园”的主要道路及周边地区未发生一起立案交通事故,园内也未发生一起严重治安案件、重大旅游投诉、食品卫生投诉事件。沈阳创造了“世博园”运营史上的奇迹!这个奇迹,让将要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北京和2010年世博会的上海好生羡慕。来沈参加世园会的京沪嘉宾表示:沈阳的经验值得借鉴!

    其实,沈阳世园会第一个重头戏———开幕式,一亮相便让2500多名中外嘉宾耳目一新。开幕式费时不多,但饱含热烈、新颖、现代。与豪华、铺张的开幕式不同,世园会开幕式体现的是对自然的尊重。而这恰恰符合“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在出席世园会开幕式的嘉宾中,既有世界园艺生产者协会主席,也有联合国副秘书长、韩国前总统、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以及国内160多位副部级以上领导、35个城市代表团的领导等嘉宾。对世园会开幕式吹来的清新之风,以及沈阳市驾驭大型活动的强大能力和接待工作的一流水平,每位中外嘉宾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从申办、筹备到开幕,世界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主席法博先生是世园会的一位特殊见证者。沈阳最初向AIPH提出申办世园会时,法博对这座位于中国东北的城市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沈阳人的自信与执著感动了他。2004年11月,法博第一次踏上沈阳的土地时,“世博园”园址良好的生态环境、沈阳植物园的基础以及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已经让他对世园会的成功心中有了底。2005年5月法博再次来到沈阳,看到“世博园”乃至整个城市日新月异,他兴奋地说:“我相信明年将身处中国最美丽的城市!”

    在世园会开幕仪式上,这位世园会见证者以AIPH“当家人”的身份,无比自豪地将世园会、将沈阳推介给世界:从今天起的六个月中,我们将欣赏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法博说:“沈阳‘世博园’是我所参观过的‘世博园’中规模最大、最好的‘世博园’!”

    国务院东北振兴办主任张国宝在参观“世博园”后表示,沈阳在短短的时间内成功打造出一座如此美丽的“和谐花园”,体现出大手笔、大气魄和沈阳的活力所在。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盛会,沈阳世园会吸引了全球200多家媒体、1000多名记者关注的目光。香港大公报就是众多媒体中的一员。5月1日,大公报在头版以整版的篇幅全面报道了世园会盛况。从4月30日至5月8日,该报刊登关于世园会的文字报道就有20多篇,新闻图片近50幅。对大公报来说,这是一个破天荒的记录。多次前往“世博园”采访的大公报记者邹昀说,沈阳世园会是大公报2006年最重大的新闻选题之一。世园会开局即赢得了“满堂彩”,充分体现了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的铿锵前行者的新形象、大气魄,而这正是香港读者所急需了解的。

    省旅行社协会副会长、市海外国际旅行社董事长连善一对世园会的拉动作用体会颇深。他说,游客“出多进少”是任何一个旅游城市都不想看到的,但今年“五一”期间,沈阳市接待旅游者近250万人次,远远超过外出旅游者人数,其中世园会的举办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玫瑰园、百合塔等主题建筑,各具特色的中外展园,以及“盛京之战”大型实景马战表演、澳大利亚水上特技表演、俄罗斯国家大马戏团表演等精彩演艺节目,让国内外游客真正体验到了旅游的乐趣。“以‘世博园’5月1日开园为标志,沈阳的旅游‘黄金时代’到来了。”连善一说。世园会开幕第一周,仅市海外国际旅行社地接业务量就达到1700人,其中包括由泰国飞来的第一架境外包机260多人。他说,市海外国旅近期将调整市场开发重点,组织人员赴国内与沈阳有航线连通的城市开设办事机构,组织更多的游客来沈参观“世博园”。

    世园会是园艺的盛会,它自然也赢得了国内外园艺专家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沈阳“世博园”融合了国内外园林、园艺和建筑文化,凸显了环保生态理念,向世人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

编辑: 木瓜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