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产业前景调查: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
来源:中国花卉报 2006/5/17 13:37:00
育种为消费者还是为生产商?
很多例子表明: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一般货架期就长。在苗圃市场,天竺葵类植物走俏是因为它们有很长的观赏期,同时不受逆境的影响,于是才给生产商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但育种公司将培育出紧凑、早花且能密集栽植的天竺葵品种定为自己的目标,这对生产商来说很理想,却让消费者很失望,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天竺葵在夏末就停止了生长。许多种播一年生植物以群体效果为育种目标,如整齐度、早花性、紧凑性等,但当这些植物在零售台上展示时,其生长期短得没法度过一个夏季,如纯白色的雏菊作为一次性盆花出售的时候,甚为可爱,但哪怕加了足量的生长调节剂,它们在2到3个星期之后就会凋落。
回想一下,这可能就是无性繁殖的一年生植物为什么能空前成功的原因。这些产品不具有紧凑和生长期短的特性,在销售时也没有很好的展示效果,但却深受消费者喜欢。举个典型的例子,草海桐作盆花时并不出众,但消费者却被它们极好的生长特性所吸引。
对于这些现象,能采取的策略就是在大众消费者的喜好和主要生产商能接受的品质之间取得平衡。而事实是,就算一个产品具有消费者认可的
显著品质,但如果种植这个产品需要很大空间或者生长期很长,也不能被生产商接受,因为那样要承担很大的生产成本风险。
要注意哪些策略?
育种工作的快速发展,给消费者提供了过多的选择空间。这种过量的选择空间将导致消费者反而重新去关注那些已被信赖的传统产品;更有甚者,他们还可能将兴趣和资金转移到其他方面。
还有,我们必须认识到,种播一年生植物、无性繁殖一年生植物、盆花、观叶植物、多年生植物等这些人为的产品分类对消费者而言没有多大的意义,他们不关心产品是实生苗、扦插苗还是组培苗,只在乎是否美观、是否易于养护。
零售商的作用是什么?
当前,零售商正不断推动花卉产业的发展。在过去,生产商总是按自己的喜好给零售商供应品种,而现在,零售商决定着生产商种植的品种,因为他们最清楚哪些品种能被消费者接受。这是一种积极的发展态势,因为消费者能拥有他们喜爱的产品。不过,零售商真正需要关心的只是产品价格,生产商则不同,他们一方面依赖零售商的购买力,一方面还要为日益增加的生产成本而担心。
最理想的是,零售商能发现可同时满足生产商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而这种产品也能同时给生产商和零售商带来利润。实现这一目标正确的方法是,不断提升消费者的兴趣和需求水平。但事实上,那些没有认可价值的产品正以低价格和供大于求的量不断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整个产业流行着这样一种观念:产品的价格只能尽可能的低。我们似乎忘了消费者购买鲜花或其他植物产品并不是功利性行为,而是出于情绪化和冲动。如果一般的消费者都能意识到花卉自身内在的价值,那么价格就不再是问题,只要产品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一味追求低价不仅降低产品自身的价值,也使它们在消费者心中的意义打折。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将严重危及育种工作和整个花卉产业的发展前景。
编辑: 木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