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带领村民种植苗木致富 把荒山变成“绿色银行”
来源:贵州都市报 作者:王华国 王庆泽 张斌 2017/10/11 16:53:01
国庆期间,退伍军人杨华没有外出旅游,精心打理自己的苗圃,每天他都拿起笔,记录着树苗的生长情况。4年前,他放下稳定的收入,向银行贷款20万元,走进大方县猫场镇,开荒山,种果树。4年后,他用双手和汗水,让穷山窝变成“绿色银行”。如今苗圃基地年总产值超过1000万元。
部队里的佼佼者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
据省军区毕节军分区一名相关负责人介绍,1987年11月,17岁的杨华参军入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杨华入伍后勤奋好学,大清早,他就开始起来训练。由于意志坚定,训练刻苦,他很快熟练掌握了各种武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最终成为新兵连的佼佼者。
之后,由于表现突出,先后五次受到连队奖励,并被任命为副班长、班长。
1991年,杨华退伍回到老家大方县,就筹钱买来客车,到深圳跑运输。杨华每天起早贪黑,发扬了部队吃苦耐劳、抗压耐挫、团结协作、敢于担当等好作风,他的运输生意越来越红火,手里越来越宽裕。
充当先锋模范带动村民致富
“身为一名退伍军人,应发挥起先锋模范作用,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10月5日杨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2013年,杨华先带着3个村民,东拼西凑得到一些资金,在大方县猫场镇大山深处搭起帐篷开始创业。没有水,大家就靠肩挑背扛;没有路,大伙儿拿柴刀披荆斩棘……
经历若干个艰辛的日夜后,昔日的荒山石岭处,被他们建成了3000亩苗圃,苗圃有大量果林及各类桃树等苗木,为县里面积最大的苗圃基地,年总产值超过1000万元。
为帮助村民致富,杨华创建苗圃产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贫困农民参与种植产业致富。村民们不仅可以拿到流转土地的租金,通过劳动还能享受合作社的分红。“一个成年男性工作一天按照100元计酬。女同志体力弱,一天也是按80元计酬。”参股村民余忠祥憨憨一笑,“像我这样,一年就能挣到2万块钱,加上租金和分红,两口子轻轻松松就能挣6万块。”
目前,已有15位村民常年在苗圃里务工,每人每月有3000元工资。在苗圃打零工的则有近千名村民,每天能拿到80-100元的工资。
杨华用这样的方式,拓宽了村民增收的门路。
推荐阅读:
农场主岑新顺的“绿色生意经”
朱婧源:当代“花木兰”的“扶贫经”
温从发:大学生“创客” 苔藓一年种出500多万
胡世勋:沿着一带一路把温江的花木卖到欧洲去
编辑: 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