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花卉香艳四海 鲜切花面积达3000余亩
来源:宜良之窗 2006/5/29 11:01:18
宜良人种花、养花有着悠久历史。而把花卉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却是近几年的事。
宜良地处植物王国腹地,交通便捷,气候温和,年均温16.3℃,明代就有花卉栽培史,至今已有400余年,从而在民间留下了端午花街节的习俗。
在宜良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科技局与各有关部门和乡镇努力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坚持内引外联,使宜良花卉在发展速度、技术水平和管理营销等方面得到迅速提升。目前,全县花卉种植面积1万余亩,种植品种1100多个,百亩以上重点企业10个,种植在大户500余户,花卉产值5000余万元。
随着花卉发展朝着市场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原有的花卉生产格局及生产、经营模式已不适应花卉产业发展的需求,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必然。2002年,宜良成立了“花卉产业联合会”,建立了“分散生产+联合销售”和“联合生产+联合销售”的运作机制。宜良花卉产业已经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提高了全县花卉产业的生产、经营效益,逐步走上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生产经营轨道。
花产联成立后,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在县科技局、科协、民政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对200余种云南野生乡土花卉苗木进行繁育,其中150余种获得成功。驯化苗木每年递增30个品种。在全县发展的花卉中,自主独创的物咱有50余个,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角梅、云南山茶等11个品种、9个花色的已花卉远近闻名,销往全国各地。宜良花卉产业从传统的生产茶花、桂花、白兰花、云南樱花等少量品种和原有的小作坊式生产,转变为多品种、多规格的大批量商品化生产。宜良花卉从品种、数量等方面得到很大提高,促进了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以乡土绿化树种为特色的绿化观赏苗木和切花同步推进的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竞争力强的产业和省内较大的绿化苗木生产基地。与此同时,花产联积极配合县科技局、科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云南同馨花卉有限公司、云南远益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世界500强企业——日本麒麟公司等知名企业到宜良发展花卉;同时,还牵引了国内第一家拟上市、西南地区仅有的一家一级资质企业、云南最大的花卉企业——绿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云花公司、世博园艺公司、花果叶有限公司等企业到我县考察洽谈,绿大地公司已与我县签订了1000亩苗木发展意向性协议。同时,与省农科院、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加强联系,寻求技术合作与支持。
花卉企业、大户的带动,广大农户参与,“公司、基地人才、农户”的运作模式,不断提升了花卉种植的档次、质量和水平,使宜良花卉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宜良县花卉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万余亩,其中鲜切花面积达3000余亩,种植品种达1100余种,实现年销售额近1500万元,仅花产联组织的花木销售额就达80余万元。发展会员300多名,其中126户种花专业户具有较强的花卉生产技术和市场经营能力,户均年销售纯收入万元以上,真正成了发展花卉生产的领头羊,花卉种植品种从茶花、桂花、白兰花、云南樱花等少量品种发展到近千余种,且每年以近30个品种的驯化苗木推进,特别是以三角梅为重点的11个品种、9个花色的花卉已远近闻名。自2000年起宜良每年外销花卉苗木收入300-500万元,仅三角梅每年就销往全国各地100余车,云南山茶已批量销往北京、新疆、上海、青岛、天津、江西、重庆、四川、贵州等省市和出口俄罗斯,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编辑: 木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