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湖北京山:“绿色银行”唤起沉睡的荒山

来源:云上京山  作者:陈天春 李敏 严选君  2018/4/18 13:47:53

阳春三月,笔者来到紧邻“省级水利旅游度假区”高关水库的黄啸家庭农场。放眼望去,满眼都是新绿,那是遍山的树苗吐出的嫩芽。半坡的茶花或红或白,开的正艳。

几经摸索,找准发展方向

该农场主黄啸是宋河镇荣万店村村民,2005年开始涉足花卉苗木产业,主要培育本地特有的盆景树对节白蜡,品种比较单一,还没有形成规模。

2009年春,黄啸跟风种了2万多株油茶,因为不懂技术,加上管理不善,油茶存活率很低,到2011年底,栽植的油茶树已经所剩无几,一算账亏损了三十多万元。是继续补种油茶?还是另谋出路?黄啸一筹莫展。

2012年初,宋河镇掀起了种植花卉苗木的热潮,黄啸在镇党委政府的组织下,到山东、河南等地学习考察。通过外出参观学习,黄啸眼界大开,敏锐洞察到了种植花卉苗木的广阔前景,遂决定放弃油茶改种花卉苗木。加上有镇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林业部门的技术支撑,更加坚定了他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瞄准机遇,回乡创业兴农

2012年10月,黄啸与高关村协商,又从该村流转了山林700多亩,加上之前流转的200多亩,山林面积达到了1000多亩,并与村委会签订了40年流转合同。他倾尽积蓄,加上银行贷款,共筹资300余万元,对第一期300亩的荒山进行了高规格的开挖整地,又从外地购回对节白蜡、刺冬青、枇杷、桂花、紫薇、广玉兰等十多个花卉苗木品种进行定植。到第二年春天,苗木基地已初具规模,昔日荆棘丛生、石头满地的荒山披上了绿装,旧貌换新颜。

黄啸还将基地内的一个小水库扩大到了80亩,放养鱼苗,这样既解决了苗木灌溉用水问题,又增加了养殖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黄啸又租赁30亩旱坡地建起了苗圃。2013年以来,他栽种的花卉苗木全部由自己的苗圃供应,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2013年9月,为了将花卉苗木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黄啸注册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共网罗社员11户,带领大家依托花卉苗木产业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2014年12月,黄啸以合作社为载体,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成立了“黄啸家庭农场“,成为宋河镇专门从事花卉苗木生产、经营的家庭农场之一。

在花卉苗木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黄啸,对京山特有的珍稀树种对节白蜡情有独钟。2017年,他投资近30万元建起了一个规模达5万株的对节白蜡繁育园,专门研究大规格对节白蜡的扦插技术。今年初,他又将邻村一处近200亩的花卉苗木基地接手过来,计划投入200余万元,用两年时间建成全县最大的对节白蜡种苗繁育基地。

“农场目前共有山林面积1000余亩,其中花卉苗木基地700多亩,有各类苗木30多万株,种植对节白蜡、刺冬青、三角枫、枇杷、紫薇、广玉兰、银杏、桂花、石榴、茶花、香樟、朴树、黄连木、木瓜等二十多个品种;另外还有80余亩养殖水面。农场常年为附近村民提供近30个务工岗位,苗木移栽或销售的旺季,每天都有六七十人在农场里干活。”说起自己的农场,黄啸如数家珍,语气中还隐隐透着一丝自豪。

当下,宋河镇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引导城归能人回乡办企建社,鼓励发展生态采摘、观光娱乐、特色餐饮等产业,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黄啸响应镇党委政府号召,在已有产业基础上,又瞄准了更高的目标,计划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

“新建一个体验乡土饮食文化的‘农家乐’,开挖一处50亩的青蛙人工养殖基地,发展10000只的林下散养土鸡。同时,以现有的苗木基地为基础,配套完善景观设施,开发垂钓娱乐、鲜果采摘、赏花观景、农耕体验等休闲旅游项目,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打造“农业+旅游”的家庭农场”。谈起下一步的规划,黄啸胸有成竹、信心满满。

推荐阅读:

呼伦贝尔:活了林地 热了林业 富了务林人

西昌花卉产业园一年卖出2430万盆鲜花收入3.2亿元

新疆苗木产业正茁壮成“林”

兰州:玫瑰铺就赖家坡村致富路

编辑: 珊瑚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