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益:让光头山变花果山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徐学练 2018/4/28 15:41:27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贵州省岑巩县思旸镇岑峰村一个山坡上,成片的脆红李和葡萄植株随风摇曳,煞是喜人。很难想象,多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寸草不生的“光头山”。谁能想到,如今这里竟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果山”。
昔日的“光头山”,如何变成今日的“花果山”?昨天的“光棍村”,咋就变成了香饽饽?
“如今的好日子,离不开老支书吴昌益的辛勤付出啊。”提起吴昌益,村民们无不赞赏,说他敢闯、敢干、敢为。
敢闯:要想富 先修路
30多年前,岑峰村是一个人多地少、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穷困村,贫穷让岑峰贴上了“光棍村”的标签。
“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吴昌益,1986年至2013年历任岑巩县思阳镇岑峰村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他认准路是一切的开始。1993年,吴昌益走上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为了修建通村公路,他四处奔走,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2万余元。在建设工地上,他每天总是开工最早,收工最晚。在一次施工过程中,他被石头意外轧伤,致左脚骨折。医生嘱咐他在家休养3个月,可他不到1个月就拄着拐杖上了工地,村民们见之无不感动。在他的感召下,全村老少投工投劳,工程进展十分顺利。不到3个月,一条通向村外的简易公路就修通了。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扩大,简易公路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2011年,在县交通运输部门的帮助下,吴昌益争取到思阳至岑峰通村水泥路建设项目。项目投资360万元、路长9公里,2012年初开始实施。当时有个别群众因公路建设占了田边地头闹情绪,他就上门做思想工作。同年8月,工程如期竣工。
多年来,为了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吴昌益多方筹集资金,带领村民先后建起了人饮工程4个,修建通村、通组路15条30公里,维修水渠12公里,架起便民桥11座。
敢干:希望在山 致富靠山
“那时候感觉责任重大啊,有时整晚整晚睡不着觉。”回忆当年,老支书吴昌益不胜感慨,“我们不能这样祖祖辈辈苦熬着,一定要结合村情苦干到底,只有苦干,才有希望。”
在任的25年间,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苦干实干,走“潜力在山、希望在山、致富靠山”的发展路子,一步步改变了岑峰村一穷二白的面貌。卸任村支书后,他一如既往地支持村“两委”工作,继续带领群众“抱团发展”,脱贫攻坚,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大山和大山中的群众,一步步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为解决村民的温饱问题,他敢为人先,与31位党员分头发动群众搞两段育秧,实行科学种田。一年下来,村民人均吃粮从过去的100公斤提高到500多公斤。为解决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问题,他四处奔走,多方筹集资金,仅用两个冬天就带领群众造林3600亩,使全村林场面积扩大到5800亩。现在,林场产值已达3000余万元,成为全县村级林木资源最为雄厚的林场。他带头创办企业,借助岑峰村“地势平缓、海拔较高、土壤肥沃”的自然优势,组织村民在野牛塘山顶开垦种植了300多亩茶园。利用县政府下拨的17万元帮扶资金,在山下兴建了45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茶叶加工厂年收入达25万元,种植户平均增收5000余元,解决了富余劳动力50余人,创造劳务收入9万余元,每年为集体增收3万余元。
敢为:创品牌 显特色
脱贫之后不松劲,撸起袖子继续干。
村民渐渐脱贫之后,如何巩固成果奔小康呢?吴昌益开始了新的思索。他发现野牛塘山顶地势平缓,终年云雾缭绕,适宜种茶。从1990年开始,吴昌益组织群众开垦茶园304亩。到1999年,村中茶厂已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模式,山上办基地,山下建厂房,每年生产茶叶1.3万公斤,年收入60余万元,产品远销贵阳、福建、浙江等地,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2013年冬天,65岁的吴昌益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离任。退休后,本可在家安度晚年的他又一次走在了前头。与新任村委班子商量后,吴昌益决定在他奋斗了30年的林海中栽种脆红李。
2015年,吴昌益带头在山上种了150余亩脆红李,李子下面再套种丹参等药材。他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种植技术免费传授给当地群众,每年可解决1000余人次就业。“2017年,光是发放劳务费就是15万元哦。”吴昌益说,要脱贫没有产业是不行的,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就是要带好头,争取为后人多做一点事。现在,他不仅在山上栽种脆红李,还在山下发展了稻田鱼和葡萄产业。
有老支书吴昌益做榜样,岑峰村新任村干部也铆足干劲,确定了“首先发展精品水果、茶叶等产业为主的种植养殖业,并择机将其转变成旅游产品”的思路,为群众寻求了一条产业致富的新路子。
在吴昌益的示范带动下,目前,岑峰村已建成葡萄园450亩、脆红李基地800亩、水蜜桃150亩、茶叶200亩、稻田养鱼520亩、中药材800亩。2017年,岑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余元,村级实体经济积累1130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700元,实现了贫困户产业100%全覆盖。
“我大半辈子都与山林打交道,这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有我的心血,只要还能动,我就要扎根在这里。”看着满山的脆红李,吴昌益很是欣慰。
推荐阅读:
湖北荆门:漳河畔边“百竹园”
敖晓刚:绿色产业让我村没有一亩荒地
重庆綦江创新“借鸡下蛋”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一树樱桃带“红”桐庐乡村振兴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