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记者刚来到马江涛的秀全农场,一阵嗡嗡的轰鸣声首先入耳。定睛一看,马江涛正操控着一架无人机对一片农田进行飞行打药,小巧的无人机满载20斤农药,在他的操作下自如地飞行在翠绿的小麦田上,不到一会儿便完成了大片农田的打药工作,与原先的人工打药相比,着实省去了很多时间与人力。
虽然现在利用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已经在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逐渐普及,但几年前这可是个新鲜事物,而带来改变的正是马江涛。
马江涛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返乡大学生,他没有局限于传统的农民种植方式,而是积极推广、普及新技术,为自己打出一片天地与市场的同时,也为村里带来了新动能。
2004年马江涛从天津农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最初他也像大多数向往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一样,前往上海谋发展。但2009年前后随着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马江涛逐渐萌生了想要回乡自己种点东西的想法。这时恰逢村里成立合作社,思乡心切又想要有一番作为,马江涛便果断放弃了当时月收入已经1万元的工作,回到了临淄,一头扎进黄土地,当起了农民。
“最开始是种土豆和樱桃,刚回来的时候收入并不太理想,一年也就挣个几万块钱。”马江涛坦言,直到2015年收入才有了明显改观,随后他又成立了自己的秀全农场,到了2016年他继续扩大规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百亩土地。
随着规模的扩大,马江涛发现使用机械打药的效率远远超过人工喷洒,省时又省力,当机立断花了7万块钱买了第一台无人机。“操作无人机进行打药杀菌、杀虫等防害工作不但能节约人力成本,还能大大提升打药效率,比如人力两天才能完成的工作,无人机一上午就能干完,而且药物喷洒得更加均匀。”马江涛说。
当满足了自己农田的打药需求后,马江涛开始琢磨为什么不能将无人机打药推广给更多的村民?“一开始我就用无人机在村民的地里做示范,让他们能够看到、认识这种打药方式,但还是围观的多,使用的少,但当飞行打药逐渐展示出便捷高效后,拥有100亩土地的‘大户’最先认可了这种方式,开始雇我去给他们打药。”马江涛说。
如今的马江涛成立了自己的赢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加购了10台无人机开始做一名“职业农民”,除了可以为村民提供上门服务外,也会整机销售无人机。马江涛表示今年接的活大部分分布在自己镇上和附近几个镇,通过不断创新技术,提升服务希望能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与规模。同时他坦言,虽然现在无人机打药的推广还面临很多问题,比如现在拥有土地在百亩以下的村民对无人机打药接受度还不高,又比如随着做无人机打药生意的人越来越多,故意压低价格、“缺斤少两”喷洒的现象也逐渐出现,同行间的恶性竞争让马江涛扩大规模的难度变大。
即便前方仍有困难,马江涛的脸上始终挂着憨厚的笑容,回归农田,自己靠技术创新自主创业让他觉得安心踏实。他希望使用机械进行打药能在老百姓那里得到普及,为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他更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回归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推荐阅读:
岳鲲:带领乡亲发展特色种植业
黄山新田茶叶拓宽致富路
重庆云阳:发展特色经济林
青海德令哈市:盆花铺就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