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陈宁:为乡村绘就绿色画卷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农民报 作者:邓文斌 王丽婷 2018/5/28 14:38:08
在襄汾县邓庄镇西侯村碧秀生态植物园区内,几十种花卉苗木绿意盎然,潘陈宁是园区的负责人,介绍起他的苗木,他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他有一个“绿色梦”
2013年,潘陈宁从钢厂辞职,来到西侯村,承包了1000亩地,开办了山西碧秀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成为一名职业农民。之所以叫“碧秀”,是因为潘陈宁自小内心就有一个绿色梦,绿树成荫、花草遍野的情景时常会出现在他的梦境里。
而现实中的第一步,迈得并不轻松。由于培育的苗木对环境要求比较高,再加上园区对苗木的后期管理缺乏技术指导,导致苗木大面积死亡。看着原本绿油油的树苗变得枯黄,看着工人们的辛苦和自己的付出几乎毁于一旦,潘陈宁觉得,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了,他得把这个梦当成事业来做。
他把“绿色”当事业
此后,潘陈宁改变了以前那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实行精耕细作,让他的树苗更有生命力。
他积极引进技术和人才。2014年,他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的技术理念,之后又从省林科院请来了几位专家,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阔叶树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开展了华北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穴盘育苗基质配方、穴盘规格、苗期管理、出圃时间、根系生长规律,以及省内不同地区、不同方式、不同季节造林的关键技术等多个研究项目,成功培育出了无缓苗期、成活率高、适应多季节荒山造林的乡土阔叶树苗,在轻基质工厂化培育穴盘苗和无纺布网络容器苗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华北优良乡土阔叶树穴盘育苗及造林技术。
该技术利用空气断根增加须根、增强幼苗对水肥吸收利用能力、促进苗木成活和生长的机理,突破了辽东栎等阔叶林树种造林成活难的瓶颈,在阔叶树苗造林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17年6月,他的这一成果得到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认定。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在专业技术指导的同时,潘陈宁聘用了300余名树农,对苗木进行日常管理和养护。根据苗木的生长发育和季节、天气状况、苗木的需水规律,对苗木合理浇水;根据季节和苗木的规格合理施肥;有针对性地适时喷洒农药,做好病虫害防治;及时除草松土,减少养分的消耗,提高苗木的保墒能力和通透性……
2017年,园区培育的树苗增加到40余个品种,年产苗量200-300万株,主要销往省内五台、黑茶、中条、太行、吕梁等九大林局,年销售额达到300万元。
他的“梦想”变现实
在穴盘育苗技术的逐渐推广和应用后,造林绿化这块 “蛋糕”被瓜分是迟早的事,潘陈宁开始考虑怎样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养生,潘陈宁在引进培育了水曲柳、欧洲红栎等10余种国内外高档生态及园林绿化树种的基础上,又瞄准了药用植物市场,成功培育了杜仲、文冠果、翅果油、何首乌等多种具有药用价值的苗木,成立了我省首家中药材工厂化育苗基地。
如何为“绿色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将本有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潘陈宁没有停下来喘口气,歇歇脚,而是投资300万元,建设了7000平方米现代化育苗大棚,目前各项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潘陈宁说:“这个大棚建成后,将全部由计算机控制,配有遮阳、通风、散热、排湿、保温等设施,并能自动揭膜降温,每年可培育杜仲、文冠果、何首乌、翅果油等多种名贵的中药材穴盘苗150万株以上,市场前景很好……。”
近年来,邓庄镇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开发了一条西自燕村晋南民俗体验园,东至西侯碧秀生态植物园的乡村休闲旅游线路,为潘陈宁的园区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如今,碧秀生态植物园已被确定为 “襄汾县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西省林科院珍贵乡土阔叶树实验基地”。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潘陈宁有更多机会赚到“生态钱”,一幅可望又可即的现代农村绿色画卷正在逐步展现。
推荐阅读:
马国军:自建休闲生态公园是一种情怀
李武友: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新疆和静县:90后农民的致富经
郑勇平:抓住苗木产业的“芯片”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