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剑:想一直当花农 让虎丘“三花”永葆芬芳
来源:凤凰网苏州原创•人在苏州 2018/7/25 15:58:39
初夏时分,常在路边看到手捧摆满白兰花吊坠、茉莉花手环小铁盘的农妇,花几块钱就可以买一串,挂在胸前,很多人说那香味比名牌香水更好闻。
在虎丘山下的茶花村大普济桥旁的一个院子里,白兰花、茉莉花、玳玳花(虎丘“三花”)也正飘香。院子主人黄剑身体健硕、一脸黝黑,一看便知是常年在院子里栽花耕地的缘故。
45岁的黄剑从事花木栽培已有20多年,是“三花栽培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三花”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宋朝
“追溯虎丘茶花村栽种‘三花’的历史可要从1229年宋朝开始说起了。”黄剑开始介绍起了花史。自宋徽宗时,虎丘山周边就有种花为业的。随着苏州茶叶手工作坊的发展,茶花需求量大为增加,栽种香花的农户逐年增多。香花种类也随时代需求减为主要供窨茶之用的茉莉、白兰、玳玳花三种,名称也由香花逐渐演变而成茶花,茶花村因此而得名。
虎丘茶花因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所产茶花馥郁芬芳,质量为全国之魁。上个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茶花村种植的“三花”向来是生产苏州茶花的重要原料之一,70年代是茶花生产的全盛时期。
80年代后期,市场经济开放,由于效益问题,种花成本高,效益低,劳动强度大,全年只有一季收成,还面临着市场需求调整,花卖不出的窘境,种植逐渐衰落,至今已难见。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虎丘山周边一个个种植“三花”的村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在的婚纱城。
守护虎丘“三花” 多一份乡愁情结
黄梅季节前夕是白兰花陆续绽放的时节,今年这个时期,走进黄剑的院子里,还是能闻到一股白兰花的幽香。据黄剑介绍,这院子里有30多棵白兰花树,树龄都在20年以上,每棵白兰花都超过3米高,这些是虎丘山留下的最后一批本土白兰花树。
来到白兰花树旁,黄剑执意要从高高的枝头摘两朵白兰花送给笔者。他说:“白兰花就是要摘下来戴着,含苞待放的最好。不巧这几天我送给村民好些,所以都摘得差不多了。”花黄剑总是免费让村民来采摘院里的白兰花。不过他经常叮嘱说,花枝可千万不能折断,不然一根枝条折了,两三年花树就白长了。
和白兰花毗邻放在一起的200多盆茉莉也正含苞待放。院子里唯一一棵玳玳花是他们家的宝贝,放置在大门口迎宾。花树上七八个如橙子般大的隔年结下的玳玳圆还挂在树枝上,今年花开后新结的数十个玳玳圆也结出来了。黄剑自豪地说:“这棵玳玳花已有40多年了!”
一肚子的“三花”养花经
茶花的季节性很强,因此,茶花的栽培技艺要求就很高,掌握时间很重要,每个环节都需要紧紧相连。但黄剑可以把传统虎丘“三花”一年的花期栽种都原原本本地说出来。最累人的是入冬时分,要将3米多高的白兰花树搬进花厢房。黄剑的院子还延续着土法进厢的方法,需两个花农一前一后吭着号子合力抬,而后面还需一个花农抬扶起花树枝干。黄剑说:“这么壮观的白兰花进花厢房的场面只有在我们这里才能看到了。”
“三花”中白兰花最为娇贵,养护管理相当难。黄剑觉得要抓好水和肥两个关键环节,对于出花厢房的白兰花要做到土壤带干,叶片开始耷拉下来才浇透水。
白兰花特别喜肥,肥料充足才能花多香浓,顺着季节追肥由淡至浓,早春施淡液肥,以清水粪为好,一星期施两次肥,然后逐步加浓,但也不能太浓。黄剑透露,养好白兰花的一个秘诀是,盆里的水和肥如果不能渗透下去,那么就要及时用布吸干净。
放弃“聚宝盆” 愿成一名职业花农
黄剑的祖父、父亲都是虎丘山下种花的好手,儿时就跟着父辈们一起种花。正因为儿时对花树的热爱,从技校毕业后,他选择回家种花。
然而在虎丘山下的茶花村,向来是人多地少,随着虎丘婚纱城声名鹊起,这里更是寸土寸金。黄剑他们家守着的4500平方米养花大院如果变成厂房租赁,一年的租金收入将会远大于种花栽培盆景的收入。然而,黄剑和父母不为所动,这些年还是一门心思养花,尤其是培育“三花”。
为了照料院子里的“宝贝”,黄剑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每天早上8点在院子里忙碌,到下午四五点才收工。“光给这些花树洒水就要花四个小时,我给这些花施的都是农家肥,用的工具是扁担、粪桶,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做不来这些辛苦活,但我看到这些花在自己的精心照料下成长起来,就想一直做一名花农,种好虎丘‘三花’,让花香代代相传,永葆芬芳。”
推荐阅读:
河南桐柏:“红叶杨”红了山 富了民
程全南:党员充当“领头雁” 千亩荒山变竹海
陕西:花香飘满致富路
河南南阳:月季产业生态富民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