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临安:借助生态优势实现“兴林富民”目标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吴兵  2006/7/24 11:06:12

    今年以来,市林业部门继续围绕林业生态和经济“双赢”目标,积极培育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兴林富民”新路子。

    林业是农民增收助推器 
    核心词:兴林富民


    典型现象:近段时间,太湖源镇横路村村民邵观夫打算买辆面包车,改善一下生活条件。“今年虽然天气不怎么好,家里的雷笋还是卖了16万多呢,除去成本6万元,净收入差不多有10万元。”邵观夫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邵观夫是当地的种竹大户,有竹林15.8亩。从1993年起,他在市林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对其中12亩雷竹进行了覆盖,13年来,累计收入超过了32万元。和邵观夫一样,我市越来越多的农民从竹笋、山核桃、花卉苗木等林业产业中掘到黄金白银。据了解,目前全市竹林面积已发展到98.7万亩,山核桃面积达37.8万亩,花卉苗木面积达2万余亩,“东竹西果”一产收入近10亿元。

    近几年,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市森林旅游业和“农家乐”等新型业态也得到快速发展。去年,全市森林旅游接待游客330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5300万元。农家乐床位也迅速扩展到4200多张,涉及18个村庄420余户农户,总收入近2200万元。

    关键数字: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从九五期末的17.5亿元增加到十五期末的3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568元增加到7263元,其中40%来自于林业。

    林业使城乡环境更绿更美 
    核心词:植树造林


    典型现象:湖在城中,城在林中,山水林相互交融——森林中的城市,这一颇富浪漫色彩的栖居梦想在我市正逐步变成现实。

    今年,我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了一系列实质性举措,创建工作志在必得。作为我省乃至全国首个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县级城市,76.55%的森林覆盖率是我市向全国森林城市冲刺的最大底气。

    城外青山环抱,城内绿化环绕。今年以来,随着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七路二镇一湖森林景观改造工程、城市森林建设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工程等十一五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荒山坡上都开始披上了葱郁的植被,我市城乡环境变得更绿更美了。

    关键数字: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6.55%,境内有各类自然保护小区13个、森林公园5个、115万亩生态公益林。今年上半年,我市又植树造林10455亩,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

    林业丰富了新农村建设内涵 
    核心词:人居环境


    典型现象:小溪门前撒欢,鸟儿和鸣相亲,一幢幢簇新的农家小洋楼掩映在翠绿丛中——走进太湖源镇白沙村,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

    白沙村原是个山上光秃秃、村内脏兮兮的贫穷山村。在林业科技人员的指点下,白沙村通过开发非木质资源,保护了生态,增加了农民收入。生态环境的改善吸引了众多的城里人前来度假旅游,白沙村人又从经营森林旅游中获取了大量财富。

    富裕起来的白沙人迫切要求改变脏、乱、差的村容村貌。林业部门开展的园林绿化村、绿化示范村建设则为村庄整治提供了很好的载体。通过创建,白沙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在我市新农村建设中,越来越多的村都借力园林绿化村建设等载体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林业丰富了新农村建设内涵。

编辑: 木瓜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