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年轻人不重视 众商家不眼热“七夕”遭冷落

来源:济南日报  作者:苏茂华  2006/7/31 9:55:56

    明天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牛郎织女浪漫的爱情故事,有人将七夕节称为“中国情人节”。记者今天走访发现,商家对这一节日普遍热情不大,很多年轻人更是不知道这一传统节日。

    今天上午,记者在历山路上一家鲜花店看到,为了应对七夕节,店主提前备下了大批量的红玫瑰、百合等鲜花,还在门口打出了“七夕节预订鲜花”的招牌。但与每年的2月14日情人节前鲜花销售异常火爆相比,市民七夕节前购花的热情明显不高。店主称,购买鲜花的顾客比预计要少得多,没有出现热销场面。记者随后从几家花卉市场了解到,玫瑰、百合等适合表达爱意的花价略有浮动,但总体不是很明显。而情人节前夕,玫瑰花曾经出现过每枝10元的高价。花市平静,各商场、超市针对七夕节的活动也不多,基本看不到促销广告。记者还了解到,餐饮业、礼品店、蛋糕店的生意同样没有明显升温。

    向来热衷于炒作各种节日的商家,为何不愿主打七夕节牌子?一商场的负责人称:“相对于2月14日情人之间互赠玫瑰花等礼物而言,中国的七夕节并不明确要送些什么。也就是说,七夕节没有一个成熟的消费载体,所以商家没有热情。”商家没有大动作,众多年轻人更是对七夕节不感兴趣。很多年轻的情侣竟然不知道七夕节,即便有的听说过,也不打算刻意过,因为已经过了2月14日的情人节了。今年70多岁的退休教师李大爷告诉记者,他们这些老人还是比较看重七夕节的。“在我们眼里,七夕节象征着夫妻团圆,蕴含了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不应该轻易丢掉的。现在不少年轻人竟然不知道七夕,实在不应该。”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诸如七夕节一样的传统节日,之所以没有像西方情人节那样呈现火爆的商机,其根本原因是商家缺乏创新经营。商家要善于改变理念,将传统节日赋予新的内容,还是有不少商机的。同时,过节的“主力军”年轻人也不能仅仅盯着“洋节”,民族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才是最具特色的,因此对传统文化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及保护的意识。

编辑: 木瓜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