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湖滨新城鲜切花产业发展优势与对策
来源:宿迁日报 2006/9/5 11:24:27
主要内容:依托骆马湖外向型农业示范区,进一步做大做强鲜切花产业,打造华东地区最大鲜切花生产基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国内外鲜切花的消费正呈快速增长态势,鲜切花产业也在快速发展壮大,并逐步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区域分工,生产正由高成本的发达国家向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鲜切花生产布局的调整,给我国鲜切花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市湖滨新城鲜切花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湖滨新城发展鲜切花产业的基础与优势
(一)产业基础。宿迁是传统的花卉苗木大市,2005年全市花卉苗木面积达38万亩,种植花卉的底蕴很深,发展鲜切花的愿望由来已久。得益于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我市招商引资的好政策、好的软环境,近年来鲜切花产业在湖滨新城生态产业区呈异军突起之势,发展势头迅猛。从2004年开始,相继有信联花卉公司、日昌升花卉公司和青帝花卉公司落户湖滨新城生态产业区。已建成智能温室4万多平方米、日光温室2万多平方米,在建智能温室5.4万平方米,年生产蝴蝶兰组培苗70万支、成品蝴蝶兰20万支、大花蕙兰13万支,菊花1300万支,信联花卉公司是2004年初开始建设,下半年投产,以生产兰花为主,总投资800万元,建成兰花专用温室1.1万平方米、组培室800平方米,年产蝴蝶兰组培苗70万支、成品蝴蝶兰20万支、大花蕙兰13万支、凤梨2万支,年销售收入1400万元,出口创汇70万美元。
(二)产业优势。宿迁发展鲜切花产业主要有五方面优势。
1、技术优势。鲜切花产业是典型的农业高科技产业,技术含量和产品标准高。目前,蝴蝶兰和大花蕙兰的生产技术已完全成熟,菊花生产技术通过日本专家的指导,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实践,神马、精兴黄金、秋风、优香、精云等5个品种全部种植成功,并已形成从母苗保纯、插穗春化、生长期间温度、湿度、光照调节、病虫害防治、采摘、精选、包装、冷藏保鲜、商检、通关、物流等配套完整的技术路径,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2、机制优势。我国鲜切花生产除云南等地自然条件适合鲜切花露地栽培以农户种植为主外,大部分是政府或企业投入,实行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目前,湖滨新城开发区三公司投资主体都是民间资本和工商资本,且为股份制企业,以信联花卉公司为主体。三公司的总经理由1人担任,实行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不仅避免有些地方政府投资,个人经营,最终导致失败的悲剧,同时还避免了对外贸易竟相压价的恶性竞争,有利于保障企业效益和产业的良性发展。
3、市场优势。日本是世界上紧临中国的鲜切花消费大国,以菊花消费量最大。日本是佛教国家,葬礼、祭祀等需要大量白色和黄色菊花,因此,日本不仅是菊花生产大国,更是消费大国,消费量占世界的50%以上。日本客商正在将鲜切菊进口市场从荷兰、韩国等国家向中国快速转移。目前,信联公司生产的大部分蝴蝶兰组培苗以及日昌升、青帝公司生产的鲜切菊花全部出口日本,订单签至2015年,且出口价格随着人民币升值而按比例上调。同时,随着我国鲜切花消费结构由时令消费转向日常消费,国内市场的消费潜力越来越显现,为鲜切花等外品的国内销售创造了条件。
4、成本优势。在生产成本上,宿迁地处江苏北部,是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竞争优势明显。在运输成本上,我市紧临连云港,到日本大坂的直线距离为1550公里,而台湾、广东和云南则分别为1800公里、2500公里和3300公里,且云南鲜切花出口日本必需空运,成本更大。
湖滨新城鲜切花产业的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产业定位1、设施智能化。鲜切花生产基地全部采用智能化连栋温室,集供热、降温、增光、遮光等一系列设施于一体,便于创造人工气候条件,保证产品周年供应。及包装、冷藏等全部按照标准执行,确保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产品外向化。主攻日本市场,积极拓展欧美市场,避免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在国内竞争。
3、规划高品位。把鲜切花基地规划和湖滨新城开发区的规划充分融合,使之成为湖滨新城后花园以及旅游农业的观光亮点,各种设施的建筑风格与湖滨新城开发区融为一体。
(二)发展思路。以湖滨新城开发区鲜切花基地为龙头,先做强龙头,然后带动沭阳等花木基地提升产业层次,产业发展路径上先以菊花、兰花为主,积极发展百合、玫瑰、康乃馨等品种。
(三)发展目标。把鲜切花产业作为提升宿迁花木产业层次的龙头和支撑,用3-5年的时间,将湖滨新城开发区建成江苏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到2008年基地面积将达到1000亩,年出口鲜切花2000万支,创汇550万美元;到2010年基地面积将达到2000亩,年出口鲜切花4000万支,创汇1100万美元。
湖滨新城发展鲜切花产业的主要措施
(一)超前规划,留足发展空间。湖滨新城开发区鲜切花基地的总体规划是严格按照湖滨新城管委会的总体规划而规划的,管委会留足了鲜切花产业的发展空间。规划总面积2000亩,东起晓店镇,西至水杉大道,北起雪松路,南至玉兰路。共设计为三大生产组团和一个物流中心。
第一组团。占地580亩,包括兰花项目区、菊花一期项目区、菊花二期以及研发、培训、加工中心项目区3个区域;
第二组团。占地500亩,包括玫瑰项目区、百合项目区、康乃馨项目区3个区域;
第三组团。占地约800亩,计划在2009年初设立3家股份制公司,从事凤梨、非洲菊、唐昌蒲项目建设。总投资约5000万元,投产正常年份年生产凤梨20万盆、非洲菊800万支、唐昌蒲1000万支,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
物流中心。占地120亩,拟设立新的股份制公司,计划2007年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建设交易大厅2万平方米,仓储中心2万平方米,办公服务区以及配套工程1万平方米,车辆调度中心场地3万平方米。
(二)探索加快产业发展的新机制。为了充分保证骆马湖鲜切花产业的整体性和对外营销的一致性,又能进一步加快产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探索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初步设想是依拓常州热电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供热技术,以信联、日昌升、青帝三公司为依托,组建集团公司,负责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和后勤保障等,扩大影响,提升企业知名度,加大融资力度,对内实行单独核算,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资源利用实行买卖关系。同时对下一步将要新成立的公司以集团公司名义实行控股经营。
(三)建立研发机构,保障产业发展后劲。由市农业局牵线搭桥,加强与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建设湖滨新城鲜切花研发中心,加快具有自己知识产权鲜切花品种的选育,加强各种鲜切花品种配套栽培,保鲜技术的研究,提高成品率,增加产业效益。
(四)组建物流中心,统一市场营销。在集团内部成立物流中心,统筹鲜切花营销,为公司生产配套,我们最近正在引进国际货代公司,并建议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争取在日本建立自己的代理机构,减少中间环节,增加企业效益。(市农业局局长 徐守春)
编辑: 木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