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回报13% 投资林业成为一种新投资方式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06/9/16 10:33:42
继股票、楼市投资之后,投资林业成为上海人一种新的投资方式
第一个认购林权证的上海市民叫许益军,她以5200元每亩的价格,一口气认购了45亩
9月11日上午,22名上海林权投资人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这22位投资人已分别向湖北石首市林业局与上海中林联合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在湖北石首开发的林业基地进行投资,并获得了相应林地的所有权。这也是上海第一批获得林权证的林权投资人。他们将按照合同约定,在约
定的投资期限(4-5年)后,按市场价出售林木的收益权。林权投资在上海形成了一种新热。
林权投资上海新热
继股票、楼市投资之后,投资林业成为上海人一种新的投资方式。据介绍,林权投资是指由专业造林公司负责造林,投资人出资认购,再委托专业公司管理看护的林业管理,并在树木长成后获得收益回报的一种投资行为。
今年4月,帮助市民发放林权证的上海中林联合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与湖北石首市政府签订了投入上亿资金、启动林板一体化项目的投资合作意向,并已逐步建立了数万亩的林业基地。
上海中林联合副总裁宁威表示,作为一个全新的投资模式,林权投资与目前百姓熟悉的酒店公寓、信托投资以及保险理财等投资项目都属于同类投资品,只是投资载体有所区别。获得林权证的投资人,如同投资房产的人获得房产证一样,可以将林权证作为银行贷款的抵押。
“有了林权证,就相当于在一定时间内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22名林权证认购者中,第一个认购林权证的上海市民叫许益军,她以5200元每亩的价格,一口气认购了45亩。据业内人士估计,林权投资的年平均回报率会高达13%以上。
林权投资风险明显
然而作为一种新的投资方式,林权投资面临林业建设管理的专业性导致投资人和管理人信息不对称;林木成长过程中自然环境变化;以及林业投资期长,投资者与投资地距离远,缺乏监督容易发生舞弊行为等三方面的风险。上海中林宣传企划部副经理林倍行介绍,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投资者的风险,中林联合除了在国家政策、林权法律、市场需求给予保障之外,公司还提供了专家技术、银行监管、保险森林、树木出材、木材收购、律师见证、客户监督、公司实力等方面的保障。就在近日,中林联合还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签订了林业保险,对公司所拥有的林地进行了财产综合险的投保,在洪水、火灾、冰雹、暴风、盗伐和病虫害等六方面进行防范,保障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按照理想的预测,国内木材市场的供不应求局面将持续20年,但投资者应对未来的市场风险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此外,由于国内林权交易市场尚未发展成熟,投资者如提前中止投资,或出售林权的公司不能履约收购林权,缺乏流动性好的交易市场,投资者也将承担相应的市场风险。
专家:需要资金技术
我国著名林业专家、中国林科院研究员黄东森教授日前也表示,林业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领域,而且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目前最合适的方式,就是选择资质良好并具专业水准的林业公司共同合作造林,这样就会降低大家投资林业的风险,确保投资回报的实现。
【相关链接】
中国林业怎样跨越3000亿
我国有43亿亩林地,8亿亩沙地,6亿亩湿地,林业土地面积是农业的3倍,年总产值却只有3000多亿元,43亿亩林地利用率仅为59.77%,人工林蓄积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0%;而农业的年总产值远远超过林业,其发展水平已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0%。一些国家权威专家给出一些答案。
李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会长)
以为一私就灵,也不切实际,以为选择了私有制便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观点有失之偏颇。总之,我们不必对所有制太敏感,更没有必要在两个极端上跳来跳去。
所有制固然重要,但治理结构也很重要。大的私有企业同样存在权利与义务不对称性,同样需要通过优化治理结构来解决。这是私有企业同样存在亏损、倒闭的原因,也是许多国有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的原因。所以,切切不要有“私有产权拜物教”。
林权流转的主要目标是扩大森林经营规模。以林权流转的方式切割林业生产周期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以为私有之后森林的生产潜力自然就能充分发挥出来的想法,很可能是不现实的。
任荣荣(中国林业专业委员会咨询研究所所长)
生态建设变为一种产业行为,一旦引入市场机制,必然形成竞争,生态林的质量必然会向深度高度转化,生态林的经营必然会形成新的林业产业理论和各种各样的经营模式。为了求得单位面积产生最好的生态效益,同时寻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必然会从树种选择上经营,科学探索林相、林木结构、林地改造、病虫害防治等,催生相关项目,精细林业生态与产业合二为一的林业也就顺理成章了。在中国民间,特别是在一些民营企业家的带动下,采取多种林权、地权的转变形式,形成集约化经营,已使我们看到这方面的曙光。可以断言,这必将在全国形成发展的大趋势。
林祥金(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私人愿意做的事情让私人做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权利与责任的对称程度。判别一项事情究竟谁来做、谁来决策,关键是看谁运作、谁决策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既然社会需要发展林业,私人愿意经营林业,政府就应该鼓励至少是允许私人经营林业。
非公有制林业的最大优点是:利益比较直接,最容易调动人的积极性。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有一种天然的、内在的联系,只要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林业,就不能没有非公有制林业。
王贵禧(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研究员)
我国长期不注重特色资源的研究与利用,近年来对引进国外树种、品种情有独钟,这种短期行为存在一定危害性,一是引进的品种不具备中国特色,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二是容易引起知识产权纠纷;三是存在外来物种安全问题。
我国有丰富的经济林树种资源,具开发利用价值的在千种以上,但真正实现规模利用的仅几十种。我们在发展经济林时,要注重选择拳头产品树种,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林产品。
编辑: 木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