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生态"正当其时 专家业界碰撞生态观念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张辛 2006/9/19 14:46:49
希望生态专家走进社区
高山流水策划部经理赵鹏
现在的房地产开发,在前期产品研发阶段,更多地只是在与建筑师、规划师等接触,生态规划还没有真正引入到房地产的开发中。其实一个楼盘,要真正做到生态小区的标准,应该要有生态专家的介入,对前期地块的地理地貌、水文地质环境等做详细的勘测和规划。所以我们希望生态专家能够早日走进社区。
美堤雅城营销执行总监王耀文
楼盘经常讲以人为本,所以在小区的生态建设上也应该换位思考,站在客户和业主的角度,进行生态规划,维护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在小区建成后,还希望生态规划专家们在生态环境的保持上,能够持续地给予楼盘进行指导。
生态需要行业持续推进
世纪花园营销部经理左斌
生态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社区生态圈的监测也应该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宣传,一方面唤起社会各界的生态意识,另一方面更希望能够在房地产行业中持久地推进下去,真正建设生态小区。当每个小区生态了,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也就生态了。
生态如何给人带来利益
晋愉集团营销中心总经理李卿
在这个时代,开发商对环境的关注,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我们到了关注自己生态环境的时候了。而大的环境是由小的生态圈组成了,所以小区的生态建设就迫在眉睫。
但关键的问题是,小区的生态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讲,社区生态环境的指标应该不同于严肃的学术研究,应该简单易行。同时,通过生态规划专家对小区开发的介入,应该能给未来的业主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不只是一种炒作宣传的噱头。
蓝爵公馆策划部经理杨灿
我们每个人都在谈生态,其实,人也是生态的一部分。在一个社区里,最重要的是:1.环境;2.社区人际关系。那么,在房地产的小区开发中,我们就应该关注两个最基本的部分:一是如何保持现有的生态环境;二是如何实现人与环境的结合。在有限的地块内保持自然的水土,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共生,才能真正重建城市的生态。本报记者郑亮本版图牟勇
生态
走出概念迷雾
房地产市场总是在不断地追逐概念,生态住宅则是近年来不少楼盘争相炒作的对象,结果造成市场上生态概念泛滥,消费者云里雾里,不知所从,我们应该如何走出概念与感官的误区,对生态进行正确有效的认识呢?就此问题,昨日记者专访了此次测评活动带头人重庆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马跃。
马跃表示,生态住宅有着严格的技术标准,是开发商不能随意自封的。生态住宅要求在能源和水、气、声、光、热环境以及绿化、废弃物处理、建筑材料等9个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住宅小区不是种点儿树和草那么简单。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以绿色、生态、健康为理念的小区被建造起来。遗憾的是,这些小区只停留在小区绿化、美化的层面上,并未涉及绿色生态住宅的主题内涵。搞一个喷水池,留一大片草地,开发商就大吹特吹是绿色楼盘生态小区。这是概念上的模糊、认识上的混乱造成的。比如,有些小区,建了大片大片的草坪,也花大价钱引进了一些小树型、小树冠的名贵树种,中看不中用,不但对小区的空气质量没有多大作用,还占用了很多的土地,浪
编辑: 木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