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两岸景观规划大手笔属全国首例
作者:东南早报 2006/11/11 8:57:18
洛阳江沿岸:门户新景观
洛阳江是泉州仅次于晋江流域的一条滨海大江,主干流发源于洛江区罗溪镇朴鼎山南麓,流域面积387公里,经马甲、河市流入泉州湾。
在洛阳江两岸的总体规划中,依据视线可达性原则将洛阳江划分为11个大区段,结合各段腹地功能的不同赋予不同的景观特色。洛阳江在未来要建设几座新桥,万安街道也要建成体育馆区,因此景观规划将依托场馆和桥梁来展开。
后渚港及入海口的景观需要统筹考虑,建议把泉州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东海组团在未来是市级行政办公用地,也是海上船舶进入泉州的门户,可以考虑修建一座延伸入海中的小岛,在岛上建立高大的雕塑或建筑物,体现泉州特有的海丝文化特色。
洛阳江重要节点景观设计主要有洛阳镇地块、洛秀水景住宅节点等。
洛秀水景住宅节点:洛阳江东岸的洛秀水上别墅节点位于洛阳江入海口,与东海组团新行政中心隔海呼应,其整体的景观特色是泉州市的重要门户。打造环台海地区首个生活品质、景观特色和文化氛围均优越的水上高档别墅区。主要的景观视廊将东海组团景观塔、洛秀滨水浴场和水景别墅中心会所联系起来,共同组成该地段水景特色。院落式多层居住组团围绕山体布局,三个层次的山景景观渗透,使人们更加便捷舒适地亲近自然。
沿海大通道:海丝观景廊
沿海大通道贯穿泉州市东南沿海,列入省道201线,是一条集交通、经济建设、防潮、旅游观光,战备等功能于一体的沿海大通道,全长262.59公里,公路技术等级为二级以上公路。它以一线串珠的形式,贯串了泉州沿海6个县(市、区)的34个重点乡镇,四大港区的17个港口作业区。
在“三带”中,沿海大通道沿岸景观目前存在较多问题,绿化种植不成系统,建筑质量较差,没有形成完整的景观界面。岸线脏、乱,没有达到景观效果,也没有吸引人流活动的景观设施,需要对整条大通道沿岸景观卫生环境进行整治,保证大通道的景观功能得以实现。
纵观沿岸的历史文化景观资源,渔船、航标、庙宇等体现泉州历史文化的景观要素布局零乱,不成系统,没有显示其突出的景观作用。应系统整合这些历史文化要素,并将其充分展现出来,成为体现泉州海丝文化的重要节点。
方案提出,沿海大通道每一段海岸线都有其不同的景观特点,分别体现不同的岸线类型,根据岸线不同的景观类型,共分成七种类型,成为景观设计的依据。这七种类型分别是:城镇-大通道-开放空间-海体;城镇-大通道-城镇-海体;城镇-大通道-海体;开放空间-大通道-景观节点-海体;开放空间-大通道-开放空间-海体;开放空间-大通道-海体;开放空间-大通道-景观节点-海体。
现场走访
据了解,评审会期间,有关部门还邀请与会的省内外规划专家,对“三带”(晋江、洛阳江、沿海大通道)两侧景观,作统一的规划整治。早报记者昨日闻讯后,先行走访了“三带”部分沿江路段,了解“三带”目前的景观现况。
晋江沿岸风景两重天
在晋江中游顺济桥段,北岸已建成使用的金山公园一带,绿地种植保护情况良好,体育设施齐全。“这里离市区近,早晚来锻炼的人也多。”住在附近的市民王先生说。
沿晋江而下,还没到江滨体育公园时,一片荒芜的滩涂跳入眼帘。滩涂上杂草丛生,废纸、垃圾到处堆放。再远处的江边,几个采砂场正在作业。“江滨体育公园还可以,但这一带就没人管了。”一位经过的市民透露称。
据了解,晋江上游主要由山林和农田为主。局部地区有较大的滩涂面积。植被保存情况较好。中游由城市绿地和公园组成,但这些公园的景观品质不理想,较难吸引城市居民前来游玩。
洛阳江两岸整治需下重拳
站在后渚大桥上,放眼北望,江面视野开阔,一些滩涂养殖沿江分布。在桃花山东侧、洛阳江畔,民宅林立,与沿江开阔的景观不协调。再往北,一些山体遭遇破坏,植被稀少。
据部门有关人士介绍,由于城市开发滞后,这里一些地方基础设施匮乏,需要用重点地块的开发来带动;生态保护范围模糊,保护不力,需要
编辑: 红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