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卉立足出口 五大工程增强产业竞争力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陆继亮 杨松全 2006/11/14 14:47:46
云南省人民政府最近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出口导向型花卉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把云南花卉产业打造成出口导向型产业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发展原则,并重点提出进一步增强花卉产业整体竞争力的五大工程和构建花卉产业向出口导向型转变的五大体系。
增强花卉产业整体竞争力的五大工程:一是优质花卉倍增工程。在“十一五”期间,云南的优质鲜切花总产量要达到50亿枝。二是国际市场拓展工程。力争5年内在现有基础上对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市场的出口翻一番,对欧洲、中东、中亚等市场的出口翻两番。三是物流运输工程。开辟云南省花卉主要目标市场的货运航线2条~3条,建成高效便捷的“绿色通道”,缩短出口花卉报关报检时间。四是品种研发工程。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逐步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群。五是“云花”品牌打造工程。“十一五”末,要确保有10个以上的企业品牌成为云南名牌。
花卉产业向出口导向型转变的五大体系:一是完善市场交易体系。即完善以昆明国际花卉拍卖市场、斗南花卉交易市场为主的花卉交易体系;以上两个市场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及时为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咨询和交易服务。二是健全物流运输体系。航空、铁路、公路、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要建好鲜花出口的“绿色通道”,改造完善机场花卉运输专用通道和检疫场所,配置大型安检设备,切实做好花卉出口通关的“一站式”服务工作;对花卉航空运输特别是高端市场直航运输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建设覆盖面广的全程冷藏保护体系。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体系。争取成立云南国际园林园艺大学,培养专业、适用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四是构筑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即制定和实施主要品种的花卉产品质量、产品采后处理、生产设施、园艺资材等标准,同时完善花卉质量检测体系,逐步整合质量检测机构,健全花卉质量认证、标识、产品质量信誉认可和市场准入制度,做好花卉企业认证和名特优花卉原产地及品牌认证、保护工作。五是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云南花卉网的服务功能,及时、准确地为业界人士提供各种信息,同时有关部门要及时沟通、互通有无,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花卉产业的发展情况和绩效。
另外,《意见》还要求加快实施“123+7”工程。即争取到2007年底,云南优质百合、康乃馨、玫瑰的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万亩、2万亩和3万亩,产量达到35亿枝,优质种苗种球繁育基地面积增加到7000亩,繁育种苗5亿株、种球1亿粒。同时,要加快实施“东拓西扩”计划。“东拓”指在巩固中国香港和东南亚周边地区和国家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在“十一五”期间,出口量在现有基础上增长50%;“西扩”即针对目前出口基数不大,但增长较快的西亚、中亚及欧洲市场加大开拓力度,争取在短期内打开局面、站稳脚跟,扩大市场份额。为促进出口导向型花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要求今后要大力调整花卉产业结构,加大花卉出口扶持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新品研发,着力扶持重点企业和花农合作组织,加强花卉出口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资金和项目支持,把昆明、玉溪、曲靖市的嵩明、富民、晋宁、红塔区、通海县、江川县、麒麟区等县(区)建成云南首批花卉出口基地县(区)。
编辑: 红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