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科学、合理营造人工林 造福贫困山区
来源:消费日报 作者:李莹 2006/11/17 11:16:41
2006年7月中旬,笔者参加了《绿色中国》杂志社主办的“绿色云南行”活动,前往云南考察人工林。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我辗转云南昆明、思茅、澜沧、景洪数县市,与人民大学、传媒大学的同学一起,参观大面积人工林基地,聆听人工林有关报告,采访林务研究人员。行程很紧,笔者也不是专家,对人工林在云南的利弊无法作出深刻的结论,仅用自己一路上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得出感受,也算给自己此次云南行的一个记录吧。“十五”期间,云南省新增森林面积4022.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9.91%。此行,我们首先前往的思茅市森林覆盖率64.9%,被称为云南的“绿海明珠”。随后参观的桉树引种试验基地、磨介造林基地和苗圃就在思茅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桉树引种试验基地是澜沧林业局上个世纪1992年起营造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当地荒山秃林多,林业发展和生态系统重建迫在眉睫的问题。磨介造林基地和苗圃是APP在澜沧东回乡三村的造林项目。前者造林面积7937.96亩,从2004年年中开始栽植。后者面积900亩,用于提供前者林地建设所需的苗木,也是2004年投入生产。我们走近基地林区时,看到的绿景已算小有所成。试验基地的树木已是郁郁葱葱,要仰头成90度才可见顶,不愧“老字号”;造林基地的林木分三批种植,从2004年开始,每年一片,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听说桉树一年成林,三四年成材。此时,它们已是“壮、青、少”三代同林了。据澜沧县林业局曹中福副局长介绍,2004年,全县有荒山70万亩,目前只剩下32万亩,全县的森林覆盖率也达到59%。植树造林是国家三代领导人十分重视的国策。据悉,“十五”期间,云南省新增的4000多万亩森林中,人工林就有1989.47万亩。可见人工林在云南绿色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试验基地的一个山头,主办方让学生分两组进行植物标本采集比赛。比赛结果表明,最多的一组采集到32种,另一组也有20多种。这片基地从1992年就开始进行桉树的引种试验。十多年过去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仍保持在一定水准,树下的植被密度可以达到人无法直接看到表土。磨介造林基地的研发主管李开杰介绍,他们对林地每年进行一次土壤分析,共采集分析300多个土壤样本,以提出下一步的施肥方案。一个研发期6年,换三次肥料,施肥的量度和频率都控制在自然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他们在人工林区提倡混交栽培,例如混种旱冬瓜以避免生物品种的单一。所以林地并没有因为人工桉树的进驻而造成生态破坏或植被减少。
在乘车从思茅机场前往澜沧县的途中,经过一座桥,桥下正是澜沧江的一个支流。据导游介绍,在建的国家级水电站糯扎渡水电站就在附近。笔者下桥参观时,却惊见桥下的黄水滚滚,看两岸景致,已是裸土片片。在去年年底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民间环境组织合作论坛”上,云南大学杨素华教授所作主题发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意义”中强调,应对云南水土流失问题引起重视。
此次我们考察的澜沧县是全国惟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我们来到了拥有造林基地所有权之一的澜沧县东回乡班利村。村子里不经意间的现代气息也能让人不时眼前一亮,感受到村子的发展。看看“村村通”的小锅与桩上竹楼和谐相处,听听拉祜民歌搭配现代吉他琅琅上口。原本对于坐落深山,没有什么矿产资源,还徘徊在刀耕火种的低效农作业当中的这个村子来说,要发展只能坐等国家扶贫。但如今我们了解到,农民在人工林的推广过程中,获得的主要好处在于劳务费。单磨介造林基地于2004年在人工林栽植上劳务支出为60万元,2005年是70万元。据云南林科院研究院张荣贵先生提供的数据,2004年云南思茅澜沧县23个乡营建桉树丰产林,农民获得劳务收入7043万元,人均增收163元。这对于原来几乎没有什么创收的贫困山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起步。在专业林务研究人员的指导下,有规划、科学性的造林、培育,让以前的“靠山吃山,靠林吃林”变成“以山育林,以林养人,以人护山”。
云南山地面积达94%,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占林业用地20.66%,其中大部分属需改造的低效林地。这种现状放在那儿不改变,只会让情况更加恶化;等着国家来投入改造,圈起来都作工业林数十年不动,也是不现实的。要有效改变,就要着眼于非公有制成份的引入,有规划的发展人工林。只有各级各部门把准方向,借好外力,才能有效地改善落后状况。
云南有78%的人口是农村人口,其中贫困人口有30.96%,在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下,科学、合理的营造人工林是云南要达到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搞活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条可行之路。
编辑: 红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