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云南:通海“玫瑰模式”探索农民利益最大化

来源:云南日报  作者:张锐  2006/11/25 14:03:11

    我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全面推进,万千农民登上形式多样的产业化经营之船,初步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但人们看到,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产业化经营中的农户与公司两个利益体难免发生利益冲突,农户会“变卦”,公司也会“跳墙”。因此,建立完善的利益共享机制,成为产业化亟待迈过的坎——

    花农“抱团”走进国际展览大舞台

    寻着通海玫瑰冬日的芳香,我们看到绚烂的玫瑰花下,深受农户欢迎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是通海“这朵玫瑰”越开越艳的发动器。县里的同志说起姑且叫“玫瑰模式”的花卉产业化经营,感慨地说着自己的观点:无论是哪一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单家独户的农民始终处于弱势,而经历市场风雨的农民已不甘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渴望分享市场的平均利益,追求着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于是,农户与其它产业化经营利益主体的博弈便不可避免。以通海玫瑰为代表的花卉产业化经营模式正是在这样的“博弈”中,丰富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创造出了让农户分享市场平均利润的经营模式,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模式一:

    让农户分享平均利益的“公司+农户”

    “公司+基地+农户”是目前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最普遍的一种模式,通海丽都花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花农的“公司+农户”模式,最核心的是以建立公开透明的利益连接机制,赢得花农信任,与花农共同分享市场平均利润。

    从花农交花进入,我们看到这一机制的与众不同。上午10时,四街镇海东村的花农刘富章驾着自己的摩托车驶进丽都公司的收花处。只见刘富章从摩托车后将写有自己交易代码包装带捆扎好的两大捆玫瑰抱进冷库,转身出门到挂在门边的一个本子上,找到自己的姓名和交易代码,填写上交花数量及玫瑰品种,花农与公司的交易过程就完成了。随后刘富章来到冷库旁的查询台,报出姓名和代码,工作人员移动鼠标,与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联网的电脑显示,刘富章前一天交花3720枝,等级均为A级,交易额3883元。刘富章告诉我们:“十天半月后,只要拿着丽都公司给我们的现金卡到农行刷卡,卖花的收入就装进了腰包,省心、放心。”

    丽都花卉公司董事长朱应雄风趣地说:“与常见的‘公司+农户’交易方式不同,这里没有人声鼎沸的争级论价,公开、公平的现代交易平台,化解了公司与农户的相互猜忌,建立起互信互认的紧密关系。”

    丽都花卉与花农的连接形式概括起来就是:“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利益共享”。公司统一为农户提供的产供销全程服务包括,农户种花的大棚按一个标准建,种苗由丽都公司的苗圃统一供应,种植技术,公司月月有培训,每周有技术人员到农民的花棚现场巡视,天天设有技术咨询台,整个种植过程全部按公司的要求和技术规程进行。这样,虽然600多亩被公司连接的玫瑰基地分属于几百农户,但花棚、滴灌设施甚至种花的株行距等全都一个样,丽都先进的玫瑰种植技术被“克隆”到分散的农户,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种出的是与“丽都玫瑰”品牌一个样的玫瑰,然后,统一打“丽都玫瑰”品牌、进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拍卖销售。为让花农对自己的收益放心,丽都公司建起了与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相联的销售信息平台,农民今天交的花,明天就可在公司的网络查询台查到花的等级、数量、每一枝的价格,明了自己的收入。

    公开透明的利益机制,使公司与农户的连接更加紧密,实现“双赢”。像刘富章这样的“小农户”走进了大市场,他今天采下的玫瑰,明天就能与公司的产品一道出现在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上海、北京、深圳等大中城市的市场上,卖个好价钱,花农亩均种植玫瑰的收入达2万元左右。丽都公司在与花农的连接中获取的一是产品加工费,二是因农民的加入,低成本扩张了自己的产品规模和影响力,年产玫瑰从300万-400万枝,一路走高,成为昆明国际花卉拍卖市场的第一大供货商,今年将达到1500万枝的供货量。

    模式二:

    “合作社+农户”花农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通海,花农自己创办的“花农合作社”是最有生机与活力的模式之一。目前,全县以玫瑰、康乃馨、洋桔梗等为产业基础、较为规范的专业合作社有9个,其特点是由农民自发、农民自主、以农民为本,打造出的是农民利益的共同体。

    探访运作规范成熟、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十街玫瑰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必然性,以及它所显示出的强大生机与活力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合作社理事长毕朝春说起办合作社的理由,以庄稼人特有的朴实与生动说:“逼出来的。”县里的同志接过他的话茬说,合作社创办前,在花卉公司的引导帮助下,不少农户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走上了种玫瑰的路。当时,种苗、技术由公司提供,种出的玫瑰由公司收购。几年后,随着花农对市场的逐渐熟悉,不少花农慢慢感到公司供应的种苗价格偏高,切花收购又压级压价,两头“吃”花农。于是,花农选择用脚投票,离开公司。单家独户、处于弱势的花农面对大市场、大公司是没有话语权的,办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抱团”闯市场成为了他们的选择。

    2004年的初春,毕朝春等挑头者,在一没资金、二没场地、三没花卉包装加工设施的情况下,以“服务互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3根纽带,把“单干”的花农联合在一起。首批入社的几十户花农在理事会的带领下,以高昂的热情,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发投义务工600多个,夜以继日地把村委会划拨的几间破旧平房,建成了集信息采集处理、物资供应、包装、冷藏、运输及销售等的服务中心。当我们走进还显简陋的合作社服务中心时,几个“社员”正把一匝匝加工好的玫瑰搬上冷藏车,运往昆明国际花卉拍卖市场。

    办合作社不难,难的是如何坚持下来,真正发挥出合作经济组织植根农民、惠及农民的作用。毕朝春说,最关键是坚持合作社办社原则。十街玫瑰合作社首先是坚持民办、民管原则,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合作社实行社员大会和理事会、监事会制度。由社员大会通过合作社章程,并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班子成员为社员选举的本村村民,没有上级指派人员。其次是坚持民享原则,让入会社员实实在在受益。从2004年7月合作社运作以来,对社员的产供销服务是全程的。统一物资采购供应,合作社批量采购优质化肥、农药、棚膜、压膜等农用物资,以批发价供给社员,不仅方便农户,还保证了质量,为社员降低了采购成本和运输费用,每户人家平均节约开支370元,且把经营农资所得利润返还给社员,有的社员一家就得返款六七百元;统一育种供应社员,每株苗比市价便宜0.2元左右,社员因此每亩节约种苗费1300多元;统一种植技术;统一分级包装及冷藏;统一打“联庆”牌商标,进昆明国际花卉拍卖市场;统一营销结算,即合作社将各农户的鲜切花统一分级包装后,专户编号记账,拍卖后专户结算,为106户社员户户建了一本放心账、明白账。坚持民享,使入社农户年均种花纯收入达2.3万元,比入社前增加了1倍多。

    合作社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好处显而易见。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架起了农民进入市场的金桥,桥的那头市场不断扩大,桥这头上桥的农户越来越多。如今十街玫瑰合作社的会员已由建社初的42户,种植面积76亩,发展为现在的106户,种植面积200多亩。毕朝春说,要求入社的农民还很多,但我们经营场所等有限,不敢接纳。

    农民“抱团”闯市场的巨大能量也让人刮目相看。毕朝春说,过去“单干”的农民面对市场没有话语权,如今,我们每年几百万枝玫瑰的供货量,成为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的最大供货商之一,是“拍市”的座上宾;从前,花农为卖而愁、为有个好价钱而愁,现在产品通过拍卖市场远销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外市场,和上海、北京、广州等大都市,卖的都是高价。去年,我们的“联庆”玫瑰平均0.91元/枝,居“拍市”第一,花农合作社的生机与活力在市场中得到了检验和提升。

编辑: 红豆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