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
资讯
|
专题
|
商人
|
园艺
|
设计
|
景观
|
古建
|
工程
|
植保
|
会展
|
论文
|
植物库
|
法规
|
黄页
人才
|
苗木频道
|
苗木供应
|
苗木求购
|
苗木报价
|
苗木交易
|
资材频道
|
资材供应
|
资材求购
|
园林通典
·
苗木骗局我们如何面对
·
苗木生意不好做你错了
·
花市暴利时代已经终结
·
互联网+苗木产业如何
·
2015年北方花木行情盘点
·
2015年12月全国花木行情
·
2015年南方花木行情盘点
·
2015年园林行业年度盘点
首 页
|
商人动态
|
园林商人区
园林商人
专家学者
设计之星
政府官员
|
经营之道
|
前车之鉴
|
经典案例
|
园林有约
|
十大优秀景观工程评选
人物搜索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按栏目搜索
商人动态
经营之道
经典案例
前车之鉴
商人动态
MORE>>
·
熊晓洪:用心哺育绿“贵竹”
·
张天东:奋斗成就别样人生
·
陈华东:返乡领头雁带富众乡亲
·
周黎:一棵树的致富传奇
·
刘兴龙:苗木“红娘”
·
杨建伟和他的“致富树”
·
范晓峰:打造新疆苗木经济“新..
·
张长城:红霞杨为苍山洱海增色..
经营之道
MORE>>
·
“苗木花卉园艺”体验+销售 打..
·
农企打通优势苗木产业链
·
李娜:将月季花深加工进行到底
·
林海:勇闯国际擂台的民营企业家
·
惠安无人花店自助付款 卖的不..
·
燕丽亚:诚信卖花收获满满
·
江苏如皋万亩花木产业“种”出..
·
海南东方市:打造花卉产业 谋..
经典案例
MORE>>
·
铁岭:花卉种植走出特色农业致..
·
江苏大豫:苗木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张小平:让万亩荒山变成“金山”
·
柳州上半年林产业总产值逾313..
·
马玉田:既要苦干也要巧干
·
江苏:如东县大豫镇伯安村苗木..
·
甘肃定西市发展“生态+”产业
·
传递大爱的移民劳模彭先进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前车之鉴
>> 正文
越秀花市 我们能否留住匆匆逝去的脚步
来源:大洋网友 2005/11/18 14:42:42
据报道,自2006年起,古老的越秀花市易址,传统的越秀花市不再!惊闻此消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油然而生:是一种无奈?是一种失落?是一种怅惘?甚至是一种悲壮?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是在“为赋新词强说愁”。我只能说,你没有享受过一年一度的越秀花市,你根本无法体会越秀花市在地道的广州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通过“行花街”,当年我们这些小孩子才真正感受到广州“过年”的热闹:一条大街上,人头涌涌,熙熙攘攘,“骑膊马”的小孩,象征着新年好“意头”的高高举起的桃花,随风舞动的汽球、风车,笑声、喧哗声充满了花街,那才是过年啊;是通过“行花街”,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广州人过年的习俗,什么年龄段的人要买些什么花,家里过年时应该摆些什么盆桔,等等。也许,有人斥之为迷信,其实我觉得不过是借物寄情,就如西方人对着生日蛋糕许愿一般,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梦想!而这些欢乐,就是在越秀花市这一个远近闻名的广州中心花市中得到的。可以说,对我们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的广州人来说,位于北京路、西湖路、惠福路这一片被古广州人称为“适中”地带的越秀花市,就是广州市的花市,是广州市花市的代表,是广州人过新年的习俗的集中表现,是广州市的“名片”!正如越秀山,座落在越秀行政区区域内,但没有人认为她是越秀区的山,谁都知道她是广州市的一个标志!这座山,这座根植于越秀地域的小山包,这座见证了广州沧海桑田变化的小山岗,往北移,只能叫做白云山、帽峰山;往西移,只能叫做象岗山;往东移,只能叫做瘦狗岭!也许,是自然地理,使这一座在地理学上根本不能称作“山”的丘陵成为古广州城的屏障,但是,却是历史的洗礼、是文化的熏陶,使她成为广州城、广州市中轴线的起点,成为广州人心目中的可靠的保障!同样,越秀花市,作为广州迎春花市的起源,一直备受关注。我想,这不仅仅因为她一直以来都是广州市最大规模的迎春花市,更重要的是她已经成为广州民俗的一个符号,是传承岭南文化的“文脉”!不然的话,在迎春花市早已四面开花的今天,怎么仍然会有这么多的地道的广州人舍近求远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行花街”?!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N年前读过的一本书——民国时期人黄佛颐编撰的《广州城坊志》,它以当时广州街巷为纲目,把发生在古广州城内的史事、传闻等等,缀于其后。当中就有说及当时叫做“双门底”、“承宣街”、“雄镇坊”的今天的北京路一带的“花市”以及也许可以称之为“花市的雏形”、“花市的前身”的“保境平安醮”:
“会城每岁九月华光神诞,里人先期于双门设坛,延羽流诵经,谓之保境平安醮。是风盛于道光乙未、丙申间,嗣后愈炽。雄镇街通衢建篾棚,棚高数丈,轩豁宏敞,涂以五色,皆花鸟人鱼之状。下复承以布幔,张灯施彩,中多琉璃洋物。市门各悬傀儡,造制奇巧,锦锈炫目。两旁栏杆内罗列名花珍果、珠玉古玩,错杂繁朊,靡不工致。间数武则有彩轩,中奏八音,歌声达旦,往来者流连观听。自藩署直至南门,灯火辉煌,金鼓喧震,男女耳目,势不暇给。凡三昼夜,复演剧以终其事。合计所费不下万金。而城堙内外,终岁各庙作道场,如是者,不一而足。”(此段文字,《广州城坊志》注明摘自陈徽言的《南越游记》)
我不知道广州的花市源自何时,有何起因,但我读到这里,总觉得其形式与今天的花市十分相似,便不自觉地将其视之为“花市”的起源。如是,则广州花市的历史已达200多年。
直称“花市”之名的记述,《广州城坊志》中也收录多条:
“每届年暮,广州城内双门底卖吊钟花与水仙花成市,如云如霞,大家小户,售供座几,以娱岁华。水仙名色甚夥,与他省布置不同,有形如蟹爪者,以人事为之,嫌近戕贼。”(张正泰《粤游小记》)
“徐澄溥《岁暮杂诗》:双门花市走幢幢,满插箩筐大树秾,道是鼎湖山上采,一苞九个倒悬钟。”(《菊坡精舍集》)
“按:藩署照壁方岳木牌坊下,素有花市之名,朱次琦《是汝师斋》诗《消夏杂咏》有‘苎衣蒲箑妙年华,约买承宣坊下花’之句。即此,不独岁暮为然也,潘贞敏《佩斋诗钞·花市歌小序》云:粤省藩署前,夜有花市,游人如蚁,至彻旦云。诗载《柳堂师友诗录》。”
[1]
[2]
下一页
编辑: 木瓜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