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制成功高效农用杀菌剂 可用于花卉等
来源:中国化工新闻网 2007/1/19 10:13:19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天地仁集团公司中国农化事业部研制成功高效农用杀菌剂“碘硅矾络合物”——“回生”。该药是一种植物追杀菌系统,已远销欧洲、流行亚洲、畅销全球,誉称“庄稼的救星!”“农民的福星!”
据了解,该药是我国天地仁集团公司中国农化事业部部长张浩等人研制成功的,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农药品种,是我国第一个获得美国及欧洲各国发明专利的农用杀菌剂,也是我国第一个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获得通用名称的化学品——“碘硅矾络合物”的农药。
据张浩介绍,新药创制经过了10年,历经浓缩、提纯、螯合等18道工序,终于研制成功。该药与其它农用杀菌剂的区别是,具有包装差异化、功能差异化、剂型差异化的高黏稠状杀菌剂新品种,该药问世,结束了我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农药品种的历史。张浩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登记时将新产品取名为“回生”,意思是“杀菌治病,起死回生”。
去年,天地仁集团在国内外共销售“回生”制剂1180吨,在小麦、水稻、棉花、蔬菜、果树、茶叶、烟草、花卉、药材等作物上广泛应用,实际应用面积达1300万亩,为全世界农业增收约12亿元。
张浩介绍了此药治病的机理:植物各种病害的产生,源于植物营养输送不畅。任何植物都有维管束,它是植物运输水分、营养的主要管道。当真菌从植物根部或茎、叶浸染后,进入维管束,在管内进行繁殖、生长,体积越来越大,逐渐将维管束堵塞,阻碍植物将水分、营养物质输送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部位。这样,植物不是很快枯萎死亡,就是产量大幅度降低。把植物的维管束打通,是防治植物维管束类病害的关键所在。长期的实验证明:现在有很多杀菌剂,只能对植物一般病害起预防作用,而对危害较重,或感染了维管束类病害的植物,使用普通杀菌剂,就失去了杀伤力。其原因是,药物根本到达不了病灶,也很难打通植物的维管束。新型杀菌剂“回生”,在超强渗透功能中突围,在追杀菌作用中获胜。其超强的渗透功能可保证药物源源不断地进入植物体内,并直达维管束。此时药物随着植物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循环,将很快在植物体内“制订”一种“全封闭式、全方位的药物熏杀方案”,实际上是“专门疏通植物体内管道的清洁工”。形象地说,植物体内的病毒、病菌跑到哪儿,“回生”就追杀到哪儿,最终杀死植物体内的病毒、细菌,彻底摧毁病毒、细菌的“窝”,达到‘治标、治本、治病除根的目的。所以说,追杀菌作用是“回生”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回生”的技术核心。“回生”的成功开发和推广,将使作物病害防治出现一次革命。“回生”已经在世界上大部分重要杀菌剂市场取得登记,其中包括美国、日本和中国。“回生”一年之内已夺取了统治农用杀菌剂市场——三唑类杀菌剂15-20年的霸主地位。
张浩强调,有经验的农资经销商都知道,效果立竿见影的产品,就像给品牌插上翅膀,胜过任何狂轰滥炸的广告,让农民口碑相传,客流源源不断。“回生”能在短短的一年之内以排山倒海之势俏销全球,特别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成为欧洲市场的主要杀菌剂品种,就是凭借自身“三奇一长”的独有优势。所谓三奇就是:(1)剂型奇。高黏稠状剂型,全球罕见,独一无二。(2)配方奇。首次在世界上将化学元素硅(Si)、碘(1)、矾(V)三种元素结合在一起,并运用到为植物杀菌治病中。(3)疗效奇。经澳大利亚农业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和中国农药大田实验网等权威机构验证:“回生”是目前国内外防治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立枯病、炭疽病,西瓜、辣椒枯萎病等维管束类病害最有特效的杀菌剂,也是目前国内外在20分钟内迅速启动追杀菌免疫系统将真菌、细菌和病毒一网打尽的产品。特别是对小麦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等麦田顽固性病害具有铲除性治疗效果,且不产生抗性。所谓一长就是:具有超长期免疫。“回生”在小麦发病前使用,其作用类似于疫苗,在没有病原菌的情况下,启动自己的抗病防疫系统。小麦可以在40天的时间里免受病菌的攻击,达到超长免疫效果。
编辑: 红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