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为梅花加冕国花奔波 老院士陈俊愉南京说梅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廖卉 杭春燕 孙巡  2007/3/5 8:42:32


    想当国花,应满足三个条件:是中国原产名花,种植区域广,社会认同感强,喜闻乐见;观赏价值高,文化积淀深厚;经济价值高,比如能泡茶、做药、做香料等。

    “这三条,牡丹、梅花都符合。一般来说,老百姓更喜欢牡丹,它寓意‘恭喜发财’,而文化人更爱梅花,因为它清高。确切地说,牡丹形色富丽堂皇,代表着繁荣富庶的物质文明,而梅花不畏严寒,代表着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品质,可以说象征精神文明。如果国花中都是恭喜发财,没有象征民族精神的,那怎么行?”他显然更爱梅花:梅花对人对自然的要求很低,只要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良好的排水条件,就能活下去,“全世界也只有梅花,能在冰雪寒风中开放。梅花能活1000年。我在云南看到三棵元梅,活了整整700年,多旺盛的生命力啊!”

    “一国两花”是一种妥协。“像日本,就有两个国花:第一是菊花,第二是樱花。菊花是皇家的,樱花是民间的。”陈俊愉说,在中国的世界名花中,梅花、牡丹各有代表性,一南一北,彼此互补,选两个花,能被更多地区更多民众接受。 

    全球梅花“报户口”,由中国人说了算

    作为物种大国,中国人最大的尴尬是,不少原产中国的植物,竟要跑到外国去“报户口”——登录品种名称:牡丹去美国,山楂去澳大利亚,丁香去加拿大,兰花去英国……只有梅花和桂花,是在中国“报户口”。

    谁有更多的品种国际登录权威,谁就有更多终端话语权,给全球的植物王国“上户口”。

    陈俊愉第一个打破了这种西方垄断!1998年,他被国际园艺学会任命为梅品种国际登录权威,这也是植物领域中国的第一个品种登录权威,因此,有人称他为“国宝”。

    让陈俊愉扬眉吐气的是:近10年,全世界认定300多个梅花品种,“全部由我说了算!南京梅花山主栽的‘南京红’,原来叫‘东洋红’,我建议南京人改名:中国梅花干吗叫日本名字?”最多的梅花品种在中国;全世界给各种梅花起名,由中国人说了算。这两条是陈俊愉力挺梅花为国花的两大筹码。

    梅花这个“金饭碗”不能再丢了

    争夺植物品种命名话语权的背后,是争夺巨大的产业利益。目前,美国有几十个国际登录权威,已经形成垄断:你培育出的新品种,再好,他不开口,那也是“黑户”,很难成为国际市场认可的品牌。“荷兰国花是郁金香,原来一株郁金香也没有,300年前从中国新疆及土耳其引种过去,现在一年能赚300亿美元!我们年年要去买郁金香种球啊!”这种丢掉“金饭碗”的事,陈俊愉说了很多,像猕猴桃,几十年前,一个新西兰老太从陕西引种过去,经过改良,倒成了他们的“孩子”。新西兰因此控制了猕猴桃的全球价格,“一只新西兰猕猴桃,比我们的要贵出几倍!梅花再也不能重蹈覆辙了!”

    在陈俊愉看来,如果梅花成功当选国花,中国花卉产业无疑多了一个金字招牌。“梅花完全能够商品化!成都人拿着梅花到欧洲去卖,一束花不也能卖20欧元吗?冬天,把带花骨朵的梅花装上飞机,到英国、法国,进了居民客厅,温度十几度,不要培花就开了,多节省能源啊!”科研人员目前正在培育梅花“微盆景”,准备出口国际市场。

    “梅花,梅花,我爱你……”陈俊愉情不自禁哼起流行歌曲,这位白发老人孩子般发誓:要为梅花战斗到“最后两分钟”!

编辑: 红豆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