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2007风景园林工作重点出台 验收"严"字当先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肖红  2007/3/7 13:22:03


    2003年,我国启动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通过3年的努力,我国景区信息监管系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现已完成了27个省级主管部门和130余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采购遥感数据8.5万平方公里,并对15个省的2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行了遥感监测抽查,监测面积达到3.5万平方公里,共采集变化图斑1000余处,并对其中500余处有疑问的变化图斑进行了现场核查和处理。2006年,建设部确定了北京八达岭等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数字化景区试点单位,其中半数以上试点景区完成了数字化建设总体方案的编制评审工作。《风景名胜区条例》也对监管信息系统作了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风景名胜区管理信息系统,对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和资源保护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不少走在前列的景区已经体会到了这种现代化管理的先进性,可以说,监管信息系统和数字化景区建设势在必行。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2007年监管信息系统工作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和人员的投入,依据统一规划、严格标准、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的原则,全面推进。 

    世界遗产保护:成绩显著,扎实稳定

    指导各地做好三清山、五台山、“五岳”、“丹霞地貌”等项目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工作。加强对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等世界遗产地的监管、监测工作。继续做好国家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的审定与管理工作。——摘自《城市建设司2007年工作要点》

    今年初,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已经作为我国2008年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名,将等待严格的考察和评选。据了解,在2007年,建设部还计划启动两项联合申报项目,第一项是五岳联合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或世界自然遗产,第二项是丹霞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其实,申报世界遗产本身就是一个加强管理、加大保护的过程。2006年建设部成功组织了“南方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召开了“五岳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学术研讨会”、“丹霞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研讨会”、“五岳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工作会”等,这些系列项目汇集了14个省、二十大景区,开创了多省共谋申遗之策,共商申遗大计的良好局面,实现了跨省份、跨区域的联合。

    当前,各地人民政府对遗产申报给予了极大关注和越来越多的财政投入。很多省份专门召开了省长办公会议,明确了奋斗目标,确定了工作责任,落实了工作经费,成立了工作班子。如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和贵州“南方喀斯特”的申报,都由省长作组长,两位副省长作副组长。山西省省长亲自担任五台山申报领导小组组长,主管副省长是副组长,并决定投入4亿元用于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拆迁整治和遗产申报工作。湖南省专门召开了省长办公会议,明确省级的申报工作办公室设在省建设厅,同时决定依照《条例》规定,在全省开征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其中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的10%%专项用于世界遗产的申报,同时每年给省建设厅专项申报工作经费。

    据了解,今年《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将适时推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单中的成员必须先进入国家级名单,这是我国三级世界遗产和申报管理体系。 

    园林绿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

    把城镇园林绿化作为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完善城镇绿线管理制度,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加大对城镇园林绿化基础设施的投入。继续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将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向县城、村镇、社区扩展。研究建立生态园林城市评价体系,开展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工作。加强城市公园管理,发展城市湿地公园、郊野公园。推动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加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宣传,提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指导意见》,以节地、节水、节资、提高园林绿化生态效益为重点,抓好典型,引导各地走因地制宜、勤俭节约的科学兴绿道路。加强理论研究,完善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有关技术标准、组织措施和管理体系。——摘自《城市建设司2007年工作要点》

    新年伊始,许多城市相继传出了创建园林城市的呼声,并把创建园林城市作为2007年园林绿化的重要工作目标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园林城市97个。生态园林城市是我国提出的比园林城市更高的一个层次,去年12月份,深圳市成为全国生态型园林城市的示范城市,这是我国在“生态型园林城市”建设上取得的突破。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去年8月建设部在新疆库尔勒召开的“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现场会”上提出了“节地、节水、节资”的原则。“三节”即节地、节水、节财。节地就是要认认真真保护城市中原有的生态绿地、水面、水系、苗圃、公园,以最少的改造或不改造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狭义上的节地就是每一个人工元素都要披上绿,城市才会真正变成绿色城市。节水就是要大力发展节水型的树种、草种、花种,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普及雨洪利用技术。节资就是要防止高价设计、高价买绿、高价建绿,要用最少的钱产生更多的绿量,要注意充分利用本地树种、草种,这最经济、维护费用也最低。广东湛江、新疆库尔勒、河北邯郸等城市成为探索节约型园林城市建设的领先城市,经验得以推广。其他省市也在逐步摸索适合自己本地方特点的节约型园林城市建设之路。

    在建设司2007年工作要点中,还提到了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依据《行政许

编辑: 红豆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